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柳蓝叶甲和分月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苦豆草生物碱的行为反应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6页
立题依据与课题来源第6-24页
上篇:文献综述第24-47页
 第一章 生物碱化学生态学与害虫管理第24-35页
  1.生物碱的功能第24-25页
  2.生物碱与草食动物的相互关系第25-28页
   2.1 生物碱与昆虫的关系第25-27页
    2.1.1 昆虫取食抑制剂和生物碱毒性第26页
    2.1.2 昆虫对生物碱的隔离(sequestation)与利用第26-27页
   2.2 生物碱与脊椎草食动物的关系第27-28页
  3.生物碱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第28-29页
  4.以生物碱为媒介的植物之间的关系第29页
  5.生物碱的生态关系第29-31页
   5.1 是否植物体内生物碱的浓度足够高?第29-30页
   5.2 生物碱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出现第30-31页
   5.3 以生物碱为媒介提高物种适合度的证据第31页
  6.生物碱在害虫管理中的应用前景第31-35页
   6.1 生物碱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第32-33页
   6.2 生物碱产卵抑制剂的开发与利用第33页
   6.3 生物碱拒食剂的开发与利用第33页
   6.4 生物碱的诱导合成与利用第33-34页
   6.5 应用行为控制法治理害虫第34-35页
 第二章 苦豆草的研究概况第35-42页
  1 苦豆草生物学特性第35页
  2 苦豆草资源分布第35页
  3 苦豆草的主要化学成分第35-37页
   3.1 生物碱第36-37页
   3.2 黄酮类第37页
  4 苦豆草及其生物碱的应用价值第37-40页
   4.1 苦豆草生物碱的医药价值第37页
   4.2 苦豆草及其生物碱的农用价值第37-39页
   4.3 其它方面的应用第39-40页
  5 苦豆草生物碱的化学生态学研究第40页
  6 苦豆草生物碱植食性昆虫作用机制的研究第40-42页
 第三章 柳蓝叶甲等几种杨树害虫在我国的发生与防治第42-47页
  1.生物学特性第42-44页
  2.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第44页
  3.防治第44-46页
   3.1 营造混交林第45页
   3.2 生物防治第45页
   3.3 人工防治第45页
   3.4 灭虫灯诱杀成虫第45页
   3.5 暴发区用化学防治第45-46页
   3.6 注射技术防治第46页
   3.7 综合防治第46页
  4.存在的问题第46-47页
下篇:研究内容第47-133页
 第四章 实验室群体饲养条件下柳蓝叶甲和分月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47-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2页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49-50页
    1.1.1 材料第49页
    1.1.2 药品与试剂第49-50页
    1.1.3 仪器第50页
   1.2 方法第50-52页
    1.2.1 幼虫的饲养第50页
    1.2.2 柳蓝叶甲成虫的饲养第50页
    1.2.3 幼虫化蛹、蛹的羽化与成虫的交配第50-51页
    1.2.4 成虫的产卵和卵的孵化第51页
    1.2.5 柳蓝叶甲成虫的交配与产卵第51页
    1.2.6 叶龄对柳蓝叶甲生长发育及产卵行为的影响第51页
    1.2.7 蛋白质含量测定第51-52页
    1.2.8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第52页
    1.2.9 总酚含量测定第52页
    1.2.10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第52页
  2.结果与分析第52-63页
   2.1 分月扇舟蛾的形态特征第52-53页
   2.2 分月扇舟蛾的生活史第53页
   2.3 分月扇舟蛾的生活习性第53-54页
    2.3.1 取食行为第53页
    2.3.2 羽化行为第53页
    2.3.3 交配行为第53页
    2.3.4 产卵行为第53-54页
    2.3.5 孵化行为第54页
   2.4 柳蓝叶甲形态特征第54-55页
   2.5 柳蓝叶甲的生活史第55页
   2.6 柳蓝叶甲的生活习性第55-61页
    2.6.1 柳蓝叶甲的产卵行为第55-60页
    2.6.2 柳蓝叶甲卵的孵化行为第60页
    2.6.3 柳蓝叶甲的取食行为第60-61页
   2.7 叶龄对柳蓝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第61-63页
  3 讨论与结论第63-68页
   3.1 讨论第63-66页
    3.1.1 分月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与其环境的关系第63页
    3.1.2 成虫取食对柳蓝叶甲雌虫产卵量的影响第63-64页
    3.1.3 幼虫食物与柳蓝叶甲生长发育的关系第64-65页
    3.1.4 柳蓝叶甲产卵选择与食物的关系第65页
    3.1.5 柳蓝叶甲产卵信息素与产卵行为的关系第65-66页
   3.2 结论第66-68页
 第五章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和分月扇舟蛾取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第68-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2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71页
   1.2 拒食作用试验第71-72页
    1.2.1 选择性试验第71页
    1.2.2 非选择性试验第71-72页
   1.3 幼虫生长和食物利用第72页
   1.4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第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4页
   2.1 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拒食作用第72-76页
    2.1.1 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拒食作用第72-74页
    2.1.2 苦豆草生物碱单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拒食作用第74-76页
   2.2 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第76-79页
    2.2.1 苦豆草生物碱处理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第76页
    2.2.2 苦豆草生物碱处理对分月扇舟蛾幼虫取食量的影响第76-77页
    2.2.3 豆子生物碱处理对分月扇舟蛾幼虫排粪量的影响第77-78页
    2.2.4 豆子生物碱处理对分月扇舟蛾幼虫食物消耗和利用的影响第78-79页
   2.3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幼虫的拒食作用第79-84页
    2.3.1 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柳蓝叶甲幼虫的拒食作用第79-80页
    2.3.2 非选择性取食条件下苦豆草生物碱单体对柳蓝叶甲幼虫的拒食作用第80-82页
    2.3.3 选择性取食条件下苦豆草生物碱单体对柳蓝叶甲幼虫的拒食作用第82-84页
  3 讨论与结论第84-88页
   3.1 讨论第84-85页
    3.1.1 异源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拒食作用第84页
    3.1.2 异源植物次生代谢物与食物利用第84-85页
    3.1.3 苦豆草生物碱的应用前景第85页
   3.2 结论第85-88页
 第六章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和分月扇舟蛾产卵行为的影响第88-102页
  1.材料与方法第90-92页
   1.1 材料第90页
    1.1.1 试虫来源第90页
    1.1.2 供试药剂第90页
   1.2 方法第90-92页
    1.2.1 供试成虫的培育第90-91页
    1.2.2 产卵忌避作用的测定第91页
    1.2.3 指标计算第91页
    1.2.4 不同浓度的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对分月扇舟蛾的产卵抑制第91-92页
    1.2.5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第92页
  2.结果与分析第92-99页
   2.1 选择性取食条件下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产卵行为的影响第92-95页
   2.2 非选择性取食条件下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产卵行为的影响第95-97页
   2.3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成虫的毒性第97-98页
   2.4 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成虫寿命和产卵的影响第98-99页
  3.讨论与结论第99-102页
   3.1 讨论第99-100页
   3.2 结论第100-102页
 第七章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和分月扇舟蛾消化酶、酯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102-129页
  1.材料与方法第104-109页
   1.1 供试昆虫第104页
   1.2 供试生物碱第104页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104页
   1.4 消化酶活性测定第104-106页
    1.4.1试剂配制第104-105页
    1.4.2 酶液的提取第105页
    1.4.3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第105页
    1.4.4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第105-106页
    1.4.5 蔗糖酶活性的测定第106页
    1.4.6 酶蛋白含量测定第106页
   1.5 保护酶活性测定第106-108页
    1.5.1 试剂配制第106-107页
    1.5.2 酶液的提取第107页
    1.5.3 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第107页
    1.5.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第107页
    1.5.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第107-108页
    1.5.6 酶蛋白的测定第108页
   1.6 酯酶活性测定第108-109页
    1.6.1 试剂配制第108页
    1.6.2 酶液制备第108页
    1.6.3 酯酶活性测定第108-109页
    1.6.4 体外抑制试验第109页
    1.6.5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109页
    1.6.6 酶蛋白的测定第109页
   1.7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第10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9-121页
   2.1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09-110页
    2.1.1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第109-110页
    2.1.2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第110页
    2.1.3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110页
   2.2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α-醋酸萘酯酶活性的影响第110-112页
    2.2.1 不同苦豆草生物碱对α-乙酸萘酯酶活性的影响(体外)第110-112页
    2.2.2 不同苦豆草生物碱对α-乙酸萘酯酶活性的影响(饲喂法)第112页
   2.3 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112-116页
    2.3.1 不同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112-115页
    2.3.2 槐胺碱对柳蓝叶甲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115-116页
   2.4 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16-118页
   2.5 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118-121页
    2.5.1 不同苦豆草生物碱对分月扇舟蛾体内超氧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18-119页
    2.5.2 槐果碱和槐胺碱对分月扇舟蛾体内超氧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19-121页
  3.讨论与结论第121-129页
   3.1 讨论第121-127页
    3.1.1 苦豆草生物碱对昆虫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121-123页
    3.1.2 苦豆草生物碱对昆虫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第123-124页
    3.1.3 苦豆草生物碱对昆虫体内酯酶活性的影响第124-126页
    3.1.4 苦豆草生物碱对昆虫的作用机理第126-127页
   3.2 结论第127-129页
 第八章 结论第129-133页
  1.结论第129-131页
  2.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意义:第131页
  3.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131-133页
   3.1 苦豆草生物碱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第131页
   3.2 苦豆草生物碱化学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第131-132页
   3.3 柳蓝叶甲产卵行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3页
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全硅MCM-41担载Co-Mo和Ni-Mo硫化物研制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
下一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