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小相岭大熊猫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策略研究

综述:大熊猫研究及保护第1-35页
 1 大熊猫基本情况第19-24页
 2 四川省大熊猫研究概况第24-28页
 3 影响大熊猫种群生存的因素第28-31页
 4 大熊猫保护第31-35页
正文第35-123页
 1 引言第35-37页
  1.1 研究背景第35-37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7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37-39页
  2.1 小相岭自然概况第37-38页
  2.2 小相岭大熊猫研究概况第38-39页
 3 大熊猫数量调查估计方法第39-49页
  3.1 历史调查估计方法第39-41页
  3.2 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数量估计方法第41-42页
  3.3 本项研究估计大熊猫数量的方法第42-47页
  3.4 几种估计方法的比较第47-49页
 4 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第49-62页
  4.1 调查方法第49-51页
  4.2 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第51-55页
  4.3 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的片段化第55-57页
  4.4 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变化第57-60页
  4.5 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变化原因分析第60-62页
 5 大熊猫栖息地植被及竹类第62-84页
  5.1 调查方法第62-63页
  5.2 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第63-72页
  5.3 大熊猫栖息地竹类第72-77页
  5.4 小相岭山系景观生态分析第77-84页
 6 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第84-95页
  6.1 分析方法第84-87页
  6.2 结果第87-95页
 7 大熊猫栖息地干扰第95-101页
  7.1 分析方法第95-96页
  7.2 结果第96-98页
  7.3 人类活动与大熊猫活动的关系第98-99页
  7.4 放牧对大熊猫可食竹的影响第99-101页
 8 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状况和保护管理现状第101-108页
  8.1 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状况第101-104页
  8.2 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现状第104-108页
 9 保护管理策略第108-123页
  9.1 加强就地保护第108-113页
  9.2 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3-114页
  9.3 建立廊道第114-115页
  9.4 加强科学研究第115-117页
  9.5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第117页
  9.6 建立保护区与社区共建共管委员会第117-118页
  9.7 关于小相岭大熊猫种群的几个生态学问题第118-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8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128-129页
声明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附表第131-134页
 1.调查线路表第131-132页
 2.调查生境表第132-133页
 3.粪便咬节表第133-134页
附图:第134-142页
 1.大熊猫调查样线图第134-135页
 2.大熊猫痕迹图第135-136页
 3.大熊猫栖息地分布图第136-137页
 4.小相岭全国第二次和第三次调查大熊猫数量分布图第137-138页
 5.小相岭解译植被图第138-139页
 6.小相岭主要竹种分布图第139-140页
 7.小相岭山系景观分布图第140-141页
 8.大熊猫栖息地景观分布图第141-142页
 9.大熊猫栖息地人类干扰示意图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程船舶液压系统设计及打桩船液压系统的改进设计与仿真研究
下一篇:一维准晶杆的振动和波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