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

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及家系生长模型的研究

1 绪言第1-37页
 1.1 纸浆用材林培育的意义及发展趋势第14-17页
  1.1.1 发展纸浆用材林的意义第14-15页
  1.1.2 纸浆用材林培育存在的问题第15页
  1.1.3 我国纸浆用材林发展策略第15-17页
 1.2 纸浆材良种选育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7-26页
  1.2.1 良种选育的方法、意义及其取得的成效第17-19页
  1.2.2 遗传测定第19-21页
  1.2.3 早期选择与间接选择第21-24页
  1.2.4 联合选择技术第24-26页
 1.3 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第26-30页
  1.3.1 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第26-28页
  1.3.2 遗传改良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第28-30页
 1.4 落叶松人工林发展概况及其研究现状第30-32页
  1.4.1 落叶松人工林发展概况第30-31页
  1.4.2 落叶松良种选育的研究现状第31-32页
 1.5 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及家系生长模型的研究第32-37页
  1.5.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32-34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34-35页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5-3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7-46页
 2.1 实验林概况第37-39页
 2.2 试验林生长测定第39-42页
 2.3 材性取样与测定第42-46页
  2.3.1 材性取样及外业测定第42-44页
  2.3.2 材性指标与测定方法第44-46页
3 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趋势第46-77页
 3.1 统计分析方法第46-51页
  3.1.1 方差分析和遗传力估计第46-48页
  3.1.2 变异系数第48页
  3.1.3 遗传相关第48-49页
  3.1.4 遗传增益第49-50页
  3.1.5 混合指数第50-5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1-73页
  3.2.1 生长性状的家系和个体表型变异分析第51-55页
  3.2.2 家系间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第55-57页
  3.2.3 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及其变化趋势第57-63页
  3.2.4 生长性状的早—晚相关分析及早期选择第63-69页
  3.2.5 日本落叶松生长性状的优良家系和个体选择第69-73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73-77页
  3.3.1 日本落叶松家系和个体变异及其遗传改良途径第73-74页
  3.3.2 遗传参数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第74-75页
  3.3.3 早期选择第75-76页
  3.3.4 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第76页
  3.3.5 优良家系和单株的利用途径第76-77页
4 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形质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第77-91页
 4.1 统计分析方法第77-79页
  4.1.1 树干圆满度第77页
  4.1.2 方差分析和参数估计第77-7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9-88页
  4.2.1 日本落叶松家系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第79-85页
  4.2.2 生长和形质性状的相关和间接选择第85-87页
  4.2.3 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形质性状的综合评价第87-88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88-91页
  4.3.1 性状的遗传变异第88-89页
  4.3.2 性状相关和间接选择第89-90页
  4.3.3 形质性状的家系选择第90-91页
5 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纸浆材材性遗传变异及多性状联合选择第91-119页
 5.1 统计分析方法第91-94页
  5.1.1 数据转化第91-92页
  5.1.2 方差分析和参数估计第92页
  5.1.3 通径分析第92页
  5.1.4 多性状综合选择方法第92-9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94-114页
  5.2.1 家系间和家系内材质性状的变异第94-98页
  5.2.2 家系间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第98-101页
  5.2.3 材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101-103页
  5.2.4 日本落叶松材质性状的综合评价第103-104页
  5.2.5 生长、形质性状与材质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其对材质性状的间接选择第104-108页
  5.2.6 日本落叶松单株材积指标的遗传控制通径分析第108-110页
  5.2.7 生长、形质和材质多性状联合选择第110-114页
 5.3 结论和讨论第114-119页
  5.3.1 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第114-115页
  5.3.2 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间接选择第115-116页
  5.3.3 单木材积的遗传控制通径分析第116-117页
  5.3.4 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和育种程序第117-119页
6 日本落叶松家系生长变异及其生长模型的研究第119-137页
 6.1 研究方法第120-124页
  6.1.1 理论生长方程的选择第120-121页
  6.1.2 优势高的确定第121页
  6.1.3 模型的统计假设检验第121-124页
  6.1.4 选择差和选择增益第124页
  6.1.5 统计分析方法第124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124-135页
  6.2.1 优势高生长的家系效应分析第124-126页
  6.2.2 家系效应对优势高生长曲线影响模式分析第126-135页
 6.3 小结与建议第135-137页
7 结论第137-142页
 7.1 日本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参数的变化趋势第137页
 7.2 日本落叶松家系干形和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第137-138页
 7.3 日本落叶松家系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第138-139页
 7.4 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和育种程序第139-140页
 7.5 日本落叶松家系生长模型的研究第140-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目前的“分期付款买卖”
下一篇: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