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其若干生物地球化学问题研究
前言 | 第1-10页 |
1 南海自然环境背景特征 | 第10-13页 |
·地理位置 | 第10页 |
·地质与地貌特征 | 第10-11页 |
·气象与水文特征概况 | 第11-13页 |
2 南海生源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 第13-30页 |
·溶解氧 | 第17-20页 |
·溶解氧的平面分布 | 第17-18页 |
·溶解氧的断面分布 | 第18-19页 |
·溶解氧的垂直分布 | 第19-20页 |
·pH | 第20-22页 |
·PH的平面分布 | 第20-21页 |
·PH的断面分布 | 第21-22页 |
·PH的垂直分布 | 第22页 |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 | 第22-25页 |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平面分布 | 第23页 |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断面分布 | 第23-24页 |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的垂直分布 | 第24-25页 |
·活性磷酸盐 | 第25-27页 |
·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 | 第25-26页 |
·活性磷酸盐的断面分布 | 第26-27页 |
·活性磷酸盐的垂直分布 | 第27页 |
·活性硅酸盐 | 第27-30页 |
·活性硅酸盐的平面分布 | 第28页 |
·活性硅酸盐的断面分布 | 第28-29页 |
·活性硅酸盐的垂直分布 | 第29-30页 |
3 南海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第30-49页 |
·南海垂向水团的确定 | 第31-37页 |
·聚类分析方法原理 | 第31-3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2-37页 |
·夏季 | 第32页 |
·冬季 | 第32页 |
·总结 | 第32-37页 |
·生源要素输送、迁移与相互关系 | 第37-49页 |
·南海水通量 | 第37-38页 |
·营养盐循环特征 | 第38页 |
·表层溶解氧的输送与迁移 | 第38-40页 |
·溶解氧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 | 第40-42页 |
·深层水中溶解氧的消耗率 | 第42-45页 |
·南海海域溶解态生源要素的垂直输运 | 第45-49页 |
4 总结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