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5页 |
| 第二章 邻苯二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菌中的硒 | 第15-2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5页 |
| ·样品消化和测定 | 第15-16页 |
| ·数据处理 | 第1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6-18页 |
| ·硒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6-17页 |
| ·硒加标回收率 | 第17-18页 |
| ·邻苯二胺紫外分光光度法与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比较 | 第18页 |
| ·讨论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四种食用菌菌丝体的富硒特性研究 | 第20-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 ·实验菌种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 ·培养基 | 第21页 |
| ·菌丝的生长率和抑制率计算 | 第21页 |
| ·富硒食用菌的液态发酵培养 | 第21-22页 |
| ·食用菌菌丝细胞的显微观察 | 第22页 |
| ·硒含量的测定(参照2.1.3) | 第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 ·四种食用菌菌丝体对硒的耐受性研究 | 第22-24页 |
| ·四种食用菌菌丝体的富硒能力研究 | 第24-25页 |
| ·食用菌菌丝细胞的显微观察 | 第25-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富硒食用菌菌丝蛋白和多糖的研究 | 第28-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8-29页 |
| ·富硒食用菌菌丝体蛋白和多糖的提取 | 第29页 |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 ·多糖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 ·硒含量的测定(见2.1.3)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蛋白质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 第30-31页 |
| ·多糖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 第31页 |
| ·不同硒浓度对菌丝体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 ·菌丝体中蛋白和多糖的硒含量 | 第32-33页 |
| ·讨论 | 第33-35页 |
| 第五章 花菇和灰树花子实体富硒特性研究 | 第35-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 ·培养基 | 第35页 |
| ·子实体的栽培、出菇采收 | 第35-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 ·固体培养基中硒添加量与子实体富硒量的关系 | 第36-38页 |
| ·富硒子实体的硒吸收率 | 第38页 |
| ·富硒子实体的可食用性评价 | 第38-39页 |
| ·讨论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文献综述 | 第4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