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锌指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及ZNF268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46页 |
·前言 | 第16-17页 |
·锌指蛋白的发现和命名 | 第17-18页 |
·锌指蛋白的发现 | 第17-18页 |
·锌指蛋白的命名 | 第18页 |
·锌指蛋白的分类 | 第18-23页 |
·序列分类 | 第18-19页 |
·结构分类 | 第19-23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23-25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中的锌指基序 | 第23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中存在的其它保守结构 | 第23-25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的作用对象 | 第25-29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与DNA的作用 | 第25-26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与RNA的相互作用 | 第26-27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第27-29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第29-32页 |
·参与细胞分化的C_2H_2型锌指蛋白 | 第30页 |
·参与胚胎发育的C_2H_2型锌指蛋白 | 第30-31页 |
·与疾病相关的C_2H_2型锌指蛋白 | 第31-32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的其它特性 | 第32-34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的多种转录本形式 | 第32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染色体上分布与功能的关系 | 第32-33页 |
·C_2H_2型锌指蛋白与进化 | 第33-34页 |
·ZNF268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34-45页 |
·早期人胚cDNA文库的构建和克隆子的筛选 | 第34-38页 |
·ZNF268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8-40页 |
·ZNF268不同转录本的克隆和分析 | 第40-41页 |
·ZNF268基因组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ZNF268 mRNA表达分析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二章 ZNF268抗体的制备及蛋白质表达分析 | 第46-70页 |
·前言 | 第46页 |
·材料 | 第46-51页 |
·质粒 | 第46页 |
·菌株 | 第46-47页 |
·实验动物 | 第47页 |
·组织材料 | 第47页 |
·引物合成及序列测定 | 第47页 |
·试剂 | 第47-51页 |
·方法 | 第51-62页 |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51-56页 |
·pRSETBH2的表达 | 第56-57页 |
·ZNF268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第57-59页 |
·Western印迹法检测ZNF268蛋白质的表达 | 第59-60页 |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ZNF268蛋白质的表达 | 第60-62页 |
·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细胞类型 | 第62页 |
·结果 | 第62-68页 |
·pRSETBH2的PCR分析及酶切鉴定 | 第62-64页 |
·pRSETBH2表达产物的蛋白质电泳分析 | 第64页 |
·抗体paZNF268ab的Western鉴定 | 第64-65页 |
·ZNF268蛋白在4月龄人胎组织中的表达 | 第65-66页 |
·ZNF268蛋白在发育的人胎肝中的表达 | 第66页 |
·ZNF268蛋白在人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表达 | 第66-68页 |
·讨论 | 第68-70页 |
第三章 ZNF268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及转录调控分析 | 第70-86页 |
·前言 | 第70-71页 |
·材料 | 第71-73页 |
·质粒 | 第71页 |
·菌株和细胞株 | 第71页 |
·引物 | 第71-72页 |
·试剂 | 第72-73页 |
·方法 | 第73-78页 |
·用于细胞定位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73-75页 |
·用于KRAB盒功能分析的重组表达载体构建 | 第75页 |
·COS7细胞培养 | 第75-76页 |
·脂质体介导细胞转染 | 第76-77页 |
·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77页 |
·ZNF268的KRAB盒调控功能分析 | 第77-78页 |
·结果 | 第78-83页 |
·EGFP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78页 |
·CAT分析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78-80页 |
·细胞内EGFP融合蛋白的观察及定位 | 第80-81页 |
·ZNF268的KRAB盒调控功能分析 | 第81-83页 |
·讨论 | 第83-86页 |
第四章 ZNF268蛋白的互作蛋白研究 | 第86-108页 |
·前言 | 第86-87页 |
·材料 | 第87-91页 |
·酵母双杂交试剂盒 | 第87-88页 |
·人胚肝cDNA文库 | 第88页 |
·引物 | 第88页 |
·试剂 | 第88-91页 |
·方法 | 第91-99页 |
·诱饵载体构建 | 第91页 |
·诱饵载体酵母菌株转化 | 第91-92页 |
·cDNA文库摘定、扩增及文库质粒提取 | 第92-94页 |
·文库质粒诱饵酵母菌株转化和初步筛选 | 第94-95页 |
·阳性酵母株的进一步筛选 | 第95-96页 |
·酵母质粒提取和cDNA插入片段分析 | 第96-98页 |
·免疫共沉淀检验阳性克隆与诱饵载体互作 | 第98-99页 |
·结果 | 第99-106页 |
·诱饵载体构建 | 第99页 |
·pGBKT7-ZSF268的酵母转化 | 第99页 |
·cDNA文库摘定、扩增及文库质粒提取 | 第99-101页 |
·互作株的筛选 | 第101页 |
·αβ半乳糖苷酶表达筛选 | 第101页 |
·酵母质粒提取和cDNA插入片段分析 | 第101-105页 |
·免疫共沉淀检验阳性克隆子与诱饵蛋白互作 | 第105-106页 |
·讨论 | 第106-108页 |
研究总结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32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