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供热工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8页 |
1.1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现状 | 第12-15页 |
1.1.1 环境质量 | 第12-13页 |
1.1.2 环境评价 | 第13-14页 |
1.1.3 指数法描述或评价环境质量的代表性 | 第14页 |
1.1.4 用指数法评价环境的程序 | 第14-15页 |
1.2 环境影响评价 | 第15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建设项目概述 | 第16-17页 |
1.5 评价标准 | 第17页 |
1.5.1 环境质量标准 | 第17页 |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第17页 |
1.6 评价范围、保护目标 | 第17-18页 |
1.6.1 研究范围 | 第17页 |
1.6.2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 第17-18页 |
第2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18-23页 |
2.1 环境质量现状 | 第18-19页 |
2.1.1 拟建锅炉房所在区域的环境概况 | 第18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8-19页 |
2.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19-22页 |
2.2.1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 第19-21页 |
2.2.1. 2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工程分析 | 第23-31页 |
3.1 现有各燃油锅炉房概况 | 第23-24页 |
3.1.1 现有燃油锅炉房工程概况 | 第23-24页 |
3.1.2 现有燃油锅炉污染物排放情况 | 第24页 |
3.2 改建工程概况 | 第24-28页 |
3.2.1 项目的基本组成 | 第24页 |
3.2.2 工程简况 | 第24-28页 |
3.3 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 第28-29页 |
3.4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第29页 |
3.5 已投产锅炉房运行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31-49页 |
4.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31-47页 |
4.1.1 污染气象特征 | 第31-35页 |
4.1.2 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35-47页 |
4.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4.2.1 施工期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 第47-48页 |
4.2.2 建议 | 第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第49-51页 |
5.1 工程污染防治措施及清洁生产工艺分析 | 第49页 |
5.2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及改进意见 | 第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6章 总量控制 | 第51-52页 |
6.1 项目污染物总量变化情况 | 第51页 |
6.2 本工程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及意见 | 第5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7章 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 | 第52-54页 |
7.1 拟选站址情况分析 | 第52页 |
7.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结果分析 | 第52页 |
7.3 烟囱高度合理性分析 | 第5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