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第一章 关于道家之“道”的理解前提 | 第12-33页 |
第一节 人类的真实处境:有限,经验,二分,三维 | 第12-16页 |
第二节 现代物理学:一个新世界(一) ——“相对论”引发的四维时空观 | 第16-24页 |
第三节 现代物理学:一个新世界(二) ——量子理论的启示 | 第24-33页 |
第二章 元学的主题:道 | 第33-63页 |
第一节 “道”之元性 | 第33-38页 |
第二节 “知”、“言”与“道” | 第38-50页 |
第三节 与道本体论相关的认识线索 | 第50-63页 |
第三章 本体之“道” | 第63-85页 |
第一节 道与无 | 第63-71页 |
第二节 道与观 | 第71-77页 |
第三节 道与化 | 第77-85页 |
第四章 艺通于道——道的美学、文学之维 | 第85-107页 |
第一节 道艺之际——人的存在 | 第86-91页 |
第二节 “真”“美”合一——“兼于道”的审美观 | 第91-95页 |
第三节 寓言·隐喻·文学的形象思维 | 第95-99页 |
第四节 “物化”、“游”与文学的创作规律 | 第99-107页 |
第五章 道艺相融:<庄子>的文学艺术 | 第107-125页 |
第一节 道心之观与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观照 | 第107-116页 |
第二节 理不离象,象中孕理——《庄子》中抽象与具象、想象的关系 | 第116-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0页 |
后记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