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敬业精神的价值及其培育--对当代中国敬业精神的理性思考

内容提要第1-4页
英文提要第4-9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9-28页
 一. 中国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历史和现状第9-21页
  1. 现实写真:“敬业精神哪里去了”第9-13页
  2. 一种对比——“闪亮的日子,火红的年代”第13-15页
  3. 叩问中国人:敬业精神为什么失落——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第15-21页
 二. 我国目前敬业精神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21-25页
  1. 敬业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1-22页
  2. 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3. 加强敬业精神问题研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23-25页
 三. 研究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方法论基础第25-28页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走出敬业精神问题上的唯心论第25-26页
  2. 以实践为基础,加强敬业精神与现实的密切结合第26-27页
  3. 采取综合研究方法,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第27-28页
第二章. 敬业精神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8-65页
 一. 敬业精神的文化内涵第28-31页
  1. 敬业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第28-29页
  2. 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第29-31页
 二. 敬业精神与人的存在和发展第31-47页
  1. 敬业精神与人的存在方式第31-34页
  2. 敬业精神与人的本质第34-41页
  3. 敬业精神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第41-47页
 三. 敬业精神与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内在关系第47-54页
  1. 敬业精神与生产力结构第47-50页
  2. 敬业精神与生产关系结构第50-52页
  3. 敬业精神与上层建筑的内在关系第52-54页
 四. 敬业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54-65页
  1. 敬业精神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价值尺度和持久动力第54-56页
  2. 敬业精神:社会发展中的内在动力第56-65页
   (1) 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内在文化精神的支撑第56-59页
   (2) 超越世俗的力量:社会发展需要巨大的职业热情——透视西方天职观第59-62页
   (3) 敬业精神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第62-65页
第三章. 当代中国敬业精神的深层透视第65-124页
 一. 敬业精神的历史考察第65-88页
  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敬业观第65-69页
  2. 封建时代敬业精神考察第69-73页
  3. 传统农业社会敬业观的典型——儒家敬业观第73-79页
  4. 资本主义敬业精神考察第79-88页
 二. 社会主义敬业精神:历史的重大飞跃第88-98页
  1. 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一般特点第89-93页
  2. 不同体制下敬业精神价值尺度的转换第93-98页
 三. 当代中国敬业精神的现实处境第98-107页
  1. 国情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98-99页
  2. 目标指向:中国现代化第99-102页
  3. 世界趋势:经济全球化第102-105页
  4. 价值碰撞: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波第105-107页
 四. 当代中国敬业精神的主要内容第107-124页
  1. 核心——为人民服务第107-109页
  2.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提倡奉献精神第109-113页
  3. 确立主体地位,增强主体意识第113-115页
  4. 业务本领过硬,具有竞争意识第115-117页
  5. 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开拓创新第117-120页
  6. 正确运用权利,履行职业责任第120-124页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敬业精神的培养第124-153页
 一. 内在精神培育第124-136页
  1. 信念、信仰的培育第124-129页
  2. 强化忧患意识,提高自身素质第129-133页
  3. 促进敬业主体思维方式的现代性转换第133-136页
 二. 外在制度规范第136-145页
  1. 设立行业行为规范第136-139页
  2. 大力引入激励机制第139-141页
  3. 加强人本管理第141-145页
 三. 建构以能力凸显敬业、以能力烘托贡献的社会运行机制第145-147页
 四. 在批判中继承,在吸收中超越第147-153页
  1. 儒家敬业观的现代性转换第148-150页
  2. 注意吸收世界各民族敬业精神的精华第150-153页
结束语: 一种健全的敬业精神的生成——中华民族的希望之所在第153-155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155-160页
后记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案例》:M公司的工作绩效评估
下一篇:《案例》:新宝进出口公司——国有外贸企业的官商文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