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理论意义 | 第7页 |
·实践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内涵及时代意义 | 第13-25页 |
·责任及责任感的界定 | 第13-16页 |
·责任 | 第13-14页 |
·责任感 | 第14-16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第16-20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涵义 | 第17-18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容 | 第18-20页 |
·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时代意义 | 第20-25页 |
·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 第21页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 第21-22页 |
·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 第22-24页 |
·是高校对社会承担的最基本责任 | 第24-25页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25-36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取向 | 第25-27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社会责任感层次不高 | 第27页 |
·责任实现能力偏低 | 第27-28页 |
·社会公共责任感相对缺乏 | 第28-29页 |
·回馈社会意识较弱 | 第29-30页 |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社会因素 | 第30-32页 |
·教育因素 | 第32-33页 |
·大学生自身因素 | 第33-36页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研究 | 第36-46页 |
·确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 | 第36-39页 |
·学生主体原则 | 第36-37页 |
·循序渐进原则 | 第37页 |
·情境教育原则 | 第37-38页 |
·实践锻炼原则 | 第38-39页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选择 | 第39-46页 |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导 | 第39-42页 |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途径 | 第42页 |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 | 第42-43页 |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关键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一览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