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知识型企业组织学习、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提出第11-12页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第12-17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7-47页
   ·智力资本研究回顾第17-29页
     ·智力资本的定义内涵第17-20页
     ·智力资本的分类组成第20-28页
     ·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第28-29页
   ·组织学习研究回顾第29-40页
     ·组织学习的定义内涵第29-35页
     ·探索学习和利用学习第35-37页
     ·组织学习的相关概念第37-39页
     ·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第39-40页
   ·知识管理策略回顾第40-42页
   ·组织绩效研究回顾第42-43页
   ·知识型企业研究回顾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以往研究总结第45-46页
     ·以往研究不足第46-47页
3 研究构思及研究设计第47-55页
   ·本文重要概念界定和说明第47-48页
     ·智力资本第47页
     ·组织学习第47页
     ·知识管理策略第47-48页
     ·组织绩效第48页
   ·研究构思与研究假设第48-55页
     ·研究构思框架与说明第48-49页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第49-55页
4 访谈研究第55-69页
   ·访谈情况介绍第55-56页
   ·访谈结果总结第56-59页
     ·知识型企业的界定第56-57页
     ·组织学习过程要素第57-58页
     ·组织学习内容特征第58-59页
   ·访谈结果讨论第59-60页
   ·访谈案例研究第60-69页
     ·青岛澳氏集团企业概况第60-61页
     ·关键事件例析:组织学习是智力资本之源第61-66页
     ·案例总结与分析第66-69页
5 问卷调查及数据收集第69-77页
   ·问卷测量内容第69-72页
     ·问卷来源第69-70页
     ·问卷修订第70-72页
   ·问卷数据收集第72-75页
     ·数据收集方法第72-74页
     ·数据收集情况第74-75页
     ·样本特征分布第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6 问卷统计分析第77-111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77-82页
     ·组织学习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77-79页
     ·智力资本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79-80页
     ·知识管理策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80-81页
     ·组织绩效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81-82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82-88页
     ·组织学习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83-86页
     ·智力资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86-88页
   ·本论文涉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88-91页
     ·组织学习的描述性统计第88-89页
     ·智力资本的描述性统计第89-90页
     ·知识管理策略的描述性统计第90页
     ·组织绩效的描述性统计第90-91页
   ·方差分析第91-96页
     ·两类知识型企业组织学习和智力资本差异分析第91-92页
     ·企业特征变量与组织学习差异性分析第92-94页
     ·企业特征变量与智力资本差异性分析第94-96页
   ·相关分析第96-98页
   ·回归分析第98-111页
     ·组织学习对智力资本的回归分析第98-101页
     ·智力资本及各维度对组织绩效的回归分析第101-103页
     ·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的回归分析第103-104页
     ·智力资本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第104-108页
     ·知识管理策略缓冲效应的回归分析第108-111页
7 研究讨论与结论第111-127页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讨论第111-118页
     ·知识型企业组织学习的二维度、五要素模型第111-112页
     ·知识型企业智力资本的四维度结构模型第112-113页
     ·不同企业特征下的组织学习和智力资本差异第113-115页
     ·组织学习、智力资本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第115-117页
     ·知识管理策略的缓冲效应分析第117-118页
   ·本研究构思模型修正第118-120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进展第120-121页
   ·本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21-123页
     ·加强组织学习,打造核心竞争能力第121-122页
     ·建设智力资本,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第122页
     ·重视知识管理,促进智力资本增值第122-123页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123-124页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第123-124页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124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第124-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7页
附录第137-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隐性知识传递方式与传递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人力资源高绩效工作系统特征的机制研究--以组织承诺为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