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异质分组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2-15页 |
| ·群体动力学理论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动机理论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个体差异心理学理论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 第14页 |
| ·选择理论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发展理论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 ·分组教学 | 第16-17页 |
| ·个别指导 | 第17页 |
| ·班级教学 | 第17-18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 ·调查法 | 第18-19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9页 |
| ·教学实验法 | 第19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19-20页 |
| 3 异质分组教学在排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 | 第20-25页 |
|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 ·实验对象、时间和地点 | 第20页 |
| ·实验内容 | 第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 ·实验前测 | 第20-23页 |
| ·实验前两班学生体质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 第20-21页 |
| ·实验前两班学生基本技术的差异性检验 | 第21-22页 |
| ·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性检验 | 第22-23页 |
| ·实验过程 | 第23-25页 |
| ·实验班学生异质分组的方法 | 第23-24页 |
| ·教学实验 | 第24-25页 |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5页 |
|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质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理论考试、技术评定、达标成绩结果与分析 | 第26页 |
| ·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性检验 | 第26-35页 |
| ·实验后两班学生达到体育人口的状况对比 | 第26页 |
| ·实验后两班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现状、常识的了解情况对比 | 第26-27页 |
|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课余时间主动练习排球的情况对比 | 第27-28页 |
|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掌握技术与他人交流以及互帮互学情况对比 | 第28页 |
|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在排球课上与同学们的交往融洽情况对比 | 第28页 |
|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的自信心对比 | 第28-29页 |
|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对比 | 第29页 |
| ·实验后对两班学生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对比 | 第29-35页 |
| 5 结论 | 第35-36页 |
| 6 建议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附录 1 | 第39-40页 |
| 附录 2 | 第40-42页 |
| 附录 3 | 第42-44页 |
| 附录 4 | 第44-46页 |
| 附录 5 | 第46-48页 |
| 附录 6 | 第48-49页 |
| 附录 7 | 第49-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