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涵洞工程论文

高路堤涵洞空间竖向压力理论及结构型式优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问题的提出---高路堤涵洞的概念第14-17页
     ·高路堤第14页
     ·涵洞第14-16页
     ·高路堤涵洞第16页
     ·研究背景第16-17页
   ·涵洞土压力理论研究现状第17-27页
     ·散体极限平衡理论第18-20页
     ·假定土压力和填土高度成比例的土柱法第20页
     ·土压力集中系数法第20-21页
     ·"卸荷拱"法第21-23页
     ·以弹性理论解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第23-26页
     ·有限元数值分析法第26页
     ·杨锡武非线性土压力计算方法第26-27页
   ·高路堤涵洞地基研究第27-28页
   ·涵洞结构第28-29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9-32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0-32页
第二章 高路堤涵洞系统室内试验研究第32-63页
   ·概述第32页
   ·模型试验及其理论依据第32-37页
     ·模拟相似理论第33-36页
     ·模拟试验的相似材料选择、加载与测量方法第36-37页
   ·高路堤涵洞土压力模型的设计方案第37-48页
     ·涵洞模型的相似性分析及参数的确定第37-38页
     ·涵洞土压力的模拟相似分析及参数确定第38-40页
     ·模型的实验装置第40-42页
     ·测试项目第42-43页
     ·涵洞的土压力测试及分析第43-48页
   ·高路堤涵洞顶部土体成拱的模型设计方案第48-55页
     ·模型的实验装置第49-51页
     ·涵洞的土压力测试及分析第51-55页
   ·高路堤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模型设计方案第55-63页
     ·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室内模型第55-56页
     ·加荷程序第56-57页
     ·模型试验的数据整理及分析第57-63页
第三章 高路堤涵洞系统数值模拟第63-97页
   ·有限元计算软件概述第63-65页
     ·数值模拟目的第63-64页
     ·数值模拟影响因素及模拟过程第64-65页
   ·土体的弹塑性理论第65-71页
     ·土体材料模型的发展第65页
     ·土体的弹塑性理论第65-69页
     ·土体的本构方程第69-71页
   ·高路堤涵洞模型与计算参数的确定第71-74页
     ·几何模型的选定第71-73页
     ·工况设计第73-74页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74页
   ·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第74-93页
     ·工况0数值模拟及计算结果分析第75-78页
     ·工况1数值模拟及计算结果分析第78-81页
     ·工况2数值模拟及计算结果分析第81-84页
     ·工况3数值模拟及计算结果分析第84-87页
     ·工况4数值模拟及计算结果分析第87-91页
     ·各工况填土高度1.4m时涵洞横向土压力变化趋势对比分析第91-92页
     ·各工况填土高度1.4m时涵洞纵向土压力和位移变化趋势对比分析第92-93页
   ·实际涵洞数值模拟第93-95页
   ·小结第95-97页
第四章 高路堤涵洞空间竖向压力计算理论第97-120页
   ·路中线位置对应的涵洞顶面土压力研究第97-101页
     ·室内模型路中心对应的涵洞顶面竖向土压力计算第97-98页
     ·涵顶对数规律土压力理论与其它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对比第98-101页
   ·模型涵顶空间竖向土压力公式推导第101-111页
     ·模型涵洞顶面综合土压力计算第101-105页
     ·模型的理论计算第105-107页
     ·模型的理论计算与有限元模拟、模型实验的结果对比分析第107-111页
   ·实际涵顶空间竖向土压力公式推导第111-118页
     ·沿涵顶纵向土压力公式第111-115页
     ·实际涵顶空间竖向土压力公式第115-117页
     ·涵顶空间竖向土压力理论和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第117-118页
   ·小结第118-120页
第五章 考虑涵土共同作用的结构优化研究第120-142页
   ·结构分析方法概述第120页
     ·传统荷载结构设计法第120页
     ·结构与土体共同作用分析法第120页
   ·涵土结构共同作用原理及数值分析第120-121页
   ·考虑涵土共同作用的结构优化第121-140页
     ·涵洞结构盖板铰结和刚结计算假定第121-122页
     ·盖板涵的盖板铰结和刚结受力特性对比分析第122-126页
     ·底板为仰拱形式盖板铰结和刚结受力特性对比分析第126-131页
     ·仰拱形式底板对盖板铰结涵洞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第131-135页
     ·仰拱形式底板对盖板刚结涵洞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第135-140页
   ·小结第140-142页
第六章 高路堤涵洞地基承载力研究第142-153页
   ·地基承载力的理论确定方法第142-146页
     ·按照极限平衡理论求解第142-143页
     ·假定滑动面方法求解第143-146页
   ·基础埋深和填土夯实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提高作用第146-149页
     ·基础埋深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作用第146-148页
     ·填土夯实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提高作用第148-149页
     ·高路堤涵洞基础的埋置深度确定第149页
   ·涵洞基础底平面压力对比分析第149-151页
     ·涵洞模型底平面压力对比分析第149-151页
     ·实际模型底平面压力模拟对比分析第151页
   ·涵洞沉降值的确定第151-152页
   ·小结第152-153页
第七章 高路堤涵洞的现场测试第153-158页
   ·工程概况第153-155页
   ·现场试验结果及对比分析第155-158页
     ·现场测试布置第155-156页
     ·现场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的对比第156-158页
结论与建议第158-162页
 1.结论第158-159页
 2.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59-160页
 3.建议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6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66页
教研与科研项目第166-167页
致谢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沥青路面维修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理论运行速度与公路线形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