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

论孔孟“仁”之异同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论第6-15页
第1章 孔孟“仁”之共性:“仁”的实现方式第15-27页
 第1节 “仁”与“天”的适当关系第16-20页
   ·德化之天第17-18页
   ·命运之天第18-20页
 第2节 “仁”与“忠”、“孝”的适当关系第20-24页
   ·“仁”与“孝”的适当关系第20-22页
   ·“仁”与“忠”的适当关系第22-24页
 第3节 “仁”与“智”、“勇”的适当关系第24-26页
   ·“仁”与“智”的适当关系第24-25页
   ·“仁”与“勇”的适当关系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2章 孔孟“仁”之差异:基础性与德目性第27-39页
 第1节 孔子的“仁”是德目(礼、智、义)之基第28-33页
   ·“礼”以“仁”为内在精神第28-30页
   ·“智”以“仁”为旨归第30-32页
   ·“义”以“仁”为取向第32-33页
 第2节 孟子的“仁”是德目(义、礼、智)之一第33-38页
   ·“四端”犹如“四体”之关系第35-36页
   ·“四端”皆需扩而充之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孟子的贡献第39-45页
 第1节 仁心义路第40-43页
   ·“仁义”为君主之道第41页
   ·“仁义”为君子之道第41-43页
 第2节 道德修养的根本路径第43-45页
   ·知言第43-44页
   ·存养浩然之气第44-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公共伦理缺位现象研究--以云南省K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