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船舶生活污水概述 | 第12-15页 |
1.2.1 船舶生活污水定义及特点 | 第12-13页 |
1.2.2 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 | 第13页 |
1.2.3 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 第13-15页 |
1.3 MBR污水处理技术 | 第15-18页 |
1.3.1 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 第15页 |
1.3.2 MBR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3 MBR膜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4 DMBR的出现和发展 | 第18-23页 |
1.4.1 DMBR的出现与分类 | 第18-19页 |
1.4.2 自生动态膜的研究与发展 | 第19-20页 |
1.4.3 预涂动态膜的研究与发展 | 第20-21页 |
1.4.4 DMBR污染及其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5-27页 |
2.1.1 试验用水 | 第25页 |
2.1.2 接种活性污泥 | 第25-26页 |
2.1.3 试验试剂 | 第26页 |
2.1.4 DMBR膜组件及材料 | 第26-27页 |
2.1.5 DMBR装置 | 第27页 |
2.2 检测及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2.2.1 常规水质检测指标 | 第27-28页 |
2.2.2 EPS和SMP的提取和分析 | 第28-29页 |
2.2.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DMBR的制备及处理船舶生活污水效能 | 第32-50页 |
3.1 DMBR的制备 | 第32-35页 |
3.1.1 不同基膜孔径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2 不同预涂剂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3 曝气量的影响 | 第35页 |
3.2 DMBR的启动条件对DMR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1 DMBR启动30min对浊度去除性能研究 | 第36-37页 |
3.2.2 DMBR启动时正下方曝气开始时间对浊度去除影响 | 第37页 |
3.3 DMBR启动及运行阶段对污染物去除性能 | 第37-43页 |
3.3.1 DMBR启动及运行阶段对CODCr去除性能 | 第37-39页 |
3.3.2 DMBR启动及运行阶段NH4+-N去除性能研究 | 第39-40页 |
3.3.3 DMBR启动及运行阶段TN去除性能研究 | 第40-42页 |
3.3.4 DMBR启动及运行阶段TP去除性能研究 | 第42-43页 |
3.4 DMBR抗污染物冲击负荷的能力 | 第43-48页 |
3.4.1 DMBR抗CODCr冲击负荷的能力 | 第43-45页 |
3.4.2 DMBR抗NH4+-N冲击负荷的能力 | 第45-46页 |
3.4.3 DMBR抗TN冲击负荷的能力 | 第46-47页 |
3.4.4 DMBR抗TP冲击负荷的能力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运行条件对DMBR污染物去除影响分析 | 第50-68页 |
4.1 曝气强度对DMBR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第50-56页 |
4.1.1 曝气强度对CODCr去除性能研究 | 第50-52页 |
4.1.2 曝气强度对NH4+-N去除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4.1.3 曝气强度对TN去除性能研究 | 第53-55页 |
4.1.4 曝气强度对TP去除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4.1.5 曝气强度对浊度去除性能研究 | 第56页 |
4.2 间歇曝气对DMBR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 第56-62页 |
4.2.1 间歇曝气对CODCr去除性能研究 | 第57-58页 |
4.2.2 间歇曝气对NH4+-N去除性能研究 | 第58-60页 |
4.2.3 间歇曝气对TN去除性能研究 | 第60-61页 |
4.2.4 间歇曝气对TP去除性能研究 | 第61-62页 |
4.3 最优工况下稳定运行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第62-66页 |
4.3.1 最优工况稳定运行对CODCr去除性能研究 | 第62-63页 |
4.3.2 最优工况稳定运行对NH4+-N去除性能研究 | 第63-64页 |
4.3.3 最优工况稳定运行对TN去除性能研究 | 第64-65页 |
4.3.4 最优工况稳定运行对TP去除性能研究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DMBR膜污染影响分析 | 第68-85页 |
5.1 活性污泥对膜污染的影响分析 | 第68-74页 |
5.1.1 污泥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68-70页 |
5.1.2 EPS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70-71页 |
5.1.3 SMP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71-72页 |
5.1.4 蛋白质/多糖浓度比(cp/cc)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72页 |
5.1.5 SVI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72-74页 |
5.1.6 膜面滤饼层形态 | 第74页 |
5.2 曝气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74-80页 |
5.2.1 动态膜过滤性能影响 | 第75页 |
5.2.2 活性污泥性质影响 | 第75-78页 |
5.2.3 膜面滤饼层形态影响 | 第78-79页 |
5.2.4 膜表面污泥层污染物分析 | 第79-80页 |
5.3 间歇曝气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80-84页 |
5.3.1 动态膜过滤性能影响 | 第81页 |
5.3.2 活性污泥性质影响 | 第81-83页 |
5.3.3 膜表面污泥层污染物分析 | 第83-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