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谷一号BAC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谷子的经济意义及其研究 | 第11页 |
·谷子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概况 | 第11-19页 |
·谷子分子标记的开发及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6-17页 |
·基因定位 | 第17页 |
·谷子与其它禾谷类作物的比较遗传学研究 | 第17-18页 |
·谷子品种鉴定及遗传进化研究 | 第18-19页 |
·常用的目的基因克隆技术 | 第19-22页 |
·通过已知基因产物的分析鉴定 | 第19-20页 |
·通过遗传表型分析 | 第20页 |
·以图谱为基础的定位克隆技术 | 第20-22页 |
·大片段DNA插入文库 | 第22-31页 |
·lamda噬菌体文库 | 第22-23页 |
·Cosmid文库 | 第23页 |
·YAC文库 | 第23页 |
·PAC文库 | 第23页 |
·BAC文库 | 第23-31页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第31-32页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41页 |
·实验材料及药品的准备 | 第32页 |
·试验材料的准备 | 第32页 |
·BAC载体的选择 | 第32页 |
·感受态细胞的选择 | 第32页 |
·配制试剂(见附录3) | 第32页 |
·试验所用仪器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41页 |
·大分子量核DNA的提取[63-67] | 第32-33页 |
·胶块的制备 | 第33-34页 |
·胶块质量的鉴定 | 第34页 |
·部分酶切最佳酶用量的确定 | 第34-35页 |
·大片段DNA的大量酶切 | 第35页 |
·酶切DNA片段的第一次选择 | 第35-36页 |
·大片段DNA的二次选择 | 第36页 |
·大片段DNA的回收 | 第36-37页 |
·大片段DNA与载体的连接 | 第37页 |
·连接产物的电转化 | 第37-38页 |
·BAC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 第38-39页 |
·BAC文库的装备 | 第39-41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41-56页 |
·高分子量DNA的制备 | 第41-43页 |
·酶切条件的确定 | 第43-45页 |
·大量酶切DNA的第一次片段选择的结果 | 第45-46页 |
·对所回收片段的二次选择 | 第46-47页 |
·回收片段的定量 | 第47-48页 |
·转化结果 | 第48页 |
·克隆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的分析 | 第48-50页 |
·装配文库 | 第50-51页 |
·插入片段的稳定性分析 | 第51-56页 |
4.讨论 | 第56-61页 |
·HWMDNA制备的方法探讨 | 第56-57页 |
·影响连接效率的因素及库及最佳片段选择的探讨 | 第57-58页 |
·BAC文库构建所需感受态细胞的优化选择 | 第58-59页 |
·影响转化效率因素的研究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附录(1) 缩略词表 | 第68-69页 |
附录(2) 试验过程中的图片 | 第69-70页 |
附录(3) 试验所用试剂的配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