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第10-14页 |
·结构安排 | 第10页 |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 第14-18页 |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 第14页 |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完全计划经济阶段 | 第14页 |
·双轨价格过渡阶段 | 第14-15页 |
·与国际市场间接接轨的中准定价阶段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弊端 | 第18-44页 |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较低 | 第18-35页 |
·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主导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 | 第18-33页 |
·成品油调价时间滞后,为投机者留下可乘之机 | 第33-34页 |
·油价机械式调整,价格不能有效反映供需关系 | 第34-35页 |
·政府最高限价的价格机制依然会延续国内成品油的供需矛盾 | 第35页 |
·价格形成机制中没有环境污染约束机制,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 第35-39页 |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温升高 | 第35-36页 |
·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 | 第36-39页 |
·成品油的使用与温室气体排放 | 第36-37页 |
·温室效应如继续恶化 将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 | 第37-38页 |
·温室效应与人类健康 | 第38页 |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第38页 |
·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所面临的压力 | 第38-39页 |
·国家控制下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总是成为舆论焦点 | 第39-43页 |
·“涨快跌慢”,油价高 | 第39-41页 |
·“太透明”与“太模糊”之争 | 第41-43页 |
·我国尚未建立成品油储备机制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 | 第44-49页 |
·加快推动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 | 第44页 |
·增加成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透明度,逐步取消“时间窗” | 第44-45页 |
·尽快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增加我国在石油定价中的说语权 | 第45-46页 |
·建立多级多层次的石油储备体系 | 第46页 |
·率先对车用汽油征收碳税促进节能环保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