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8-31页 |
·公共安全的概念和内容 | 第18-19页 |
·公共安全的概念 | 第18-19页 |
·公共安全的内容 | 第19页 |
·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和类型 | 第19-20页 |
·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公共安全管理的类型 | 第20页 |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 第20-23页 |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 | 第20-22页 |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和作用 | 第22-23页 |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事故的类型、区别及其影响 | 第23-28页 |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事故的类型 | 第25-27页 |
·航空公共安全事故与航空企业生产事故的区别 | 第27-28页 |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事故的影响 | 第28页 |
·政府在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 第28-30页 |
·本文分析所应用的主要理论 | 第30-31页 |
·事故致因理论 | 第30页 |
·系统安全理论 | 第30页 |
·公共危机理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 | 第31-47页 |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 | 第31-36页 |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分析 | 第31-32页 |
·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事故致灾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状况 | 第36-43页 |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方式 | 第36-40页 |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 | 第40-43页 |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政府代表机构(民航局)的存在问题 | 第43-44页 |
·航空运输企业及民用机场的存在问题 | 第44-45页 |
·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发达国家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7-59页 |
·发达国家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做法及其特点 | 第48-54页 |
·发达国家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做法 | 第48-53页 |
·发达国家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 | 第53-54页 |
·国外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及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54-57页 |
·航空安全管理系统(SMS) | 第54-55页 |
·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SCASS) | 第55-57页 |
·发达国家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57-59页 |
·注重安全文化建设 | 第57页 |
·加强科技基础支持 | 第57页 |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SMS和SCASS系统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完善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 | 第59-67页 |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 第59-61页 |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原则 | 第59-60页 |
·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目标 | 第60-61页 |
·完善国内航空运输业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61-67页 |
·完善民航监管体系 | 第61-63页 |
·强化公共安全意识 | 第63-64页 |
·从应急管理走向公共安全管理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