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艺学习》的创刊与停刊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创刊“初衷”—普及和提高 | 第11-14页 |
第二节 停刊“遭遇”及原因—与政治的关系 | 第14-17页 |
第三节 刊物在1950年代文艺期刊群中的地位和影响 | 第17-21页 |
第二章 《文艺学习》创作检视 | 第21-33页 |
第一节 诗歌创作:抒情方式与叙事特点 | 第22-27页 |
第二节 小说创作:“新英雄人物”的塑造及其特征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散文类创作:新生活的赞歌 | 第29-33页 |
第三章 《文艺学习》的热点讨论 | 第33-45页 |
第一节 参与“文艺批判” | 第34-38页 |
第二节 从“香花”到“毒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大讨论 | 第38-41页 |
第三节 “矛盾在哪里”:对《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的批判 | 第41-45页 |
第四章 《文艺学习》的作品评论 | 第45-55页 |
第一节 “怎样看待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怎样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 第47-50页 |
第三节 “向苏联学习” | 第50-53页 |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文学”对青年的“意味” | 第53-55页 |
第五章 从《文艺学习》看“十七年”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 第55-67页 |
第一节 1956年全面“改版”:更好地为政策服务 | 第55-58页 |
第二节 “编者的话”:编辑“一身数职”姿态下的话语表达 | 第58-62页 |
第三节 “答读者问”:政治意识形态中的“读者意识” | 第62-67页 |
附录1 《文艺学习》重要文章索引 | 第67-69页 |
附录2 与《文艺学习》相关的著作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