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师生交往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 第11-15页 |
·关于师生观的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外关于教学交往的研究 | 第13页 |
·国内外关于网络时代师生交往的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意义、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当前高校师生交往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17-26页 |
·当前高校师生交往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7-22页 |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第17页 |
·对当前高校师生交往现状的整体分析 | 第17-20页 |
·对当前高校师生网络交往现状的分析 | 第20-22页 |
·调查研究的结论 | 第22页 |
·对当前高校师生交往现状的反思 | 第22-26页 |
·当前高校师生交往缺失和异化的具体表现 | 第22-23页 |
·当前高校师生交往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反思 | 第23-26页 |
第3章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构建 | 第26-69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内涵分析 | 第26-28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基本概念理解 | 第26-27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构建的支撑理论 | 第28-37页 |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8-29页 |
·交往理论 | 第29-31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1-34页 |
·混合学习理论 | 第34-37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师生交往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37-38页 |
·民主与平等 | 第37页 |
·真诚与尊重 | 第37-38页 |
·交互与互惠 | 第38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功能设计 | 第38-40页 |
·延伸现实课堂教学 | 第38页 |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38-39页 |
·教会学生学习 | 第39页 |
·教会学生成人 | 第39页 |
·深化师生之间的感情 | 第39页 |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39-40页 |
·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 第40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构成要素 | 第40-45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主体及其角色设计 | 第40-42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的内容 | 第42-43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的类型及工具 | 第43-44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技术环境支持 | 第44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人文环境支持 | 第44-45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技术平台的构建 | 第45-59页 |
·师生交往网络平台的需求分析 | 第45-50页 |
·网络师生交往平台的设计思路 | 第50-51页 |
·师生交往网络平台的模块及功能分析 | 第51-58页 |
·高校师生网络交往平台的技术实现 | 第58-59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师生交往过程 | 第59-64页 |
·影响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的几种心理效应 | 第59-61页 |
·高校师生现实课堂交往的过程 | 第61页 |
·高校师生网络交往的过程 | 第61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的交往过程 | 第61-64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64-69页 |
·师徒策略 | 第64-65页 |
·教师引导策略 | 第65-66页 |
·师生合作策略 | 第66-67页 |
·师生评价反思策略 | 第67-69页 |
第4章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应用研究 | 第69-75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效果验证 | 第69-71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试用对象的选取 | 第69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效果验证试验的实施 | 第69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试用后对试验对象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69-71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试用后对试验对象的观察、访谈及分析 | 第71页 |
·高校师生虚实结合交往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71-75页 |
·师生网络交往促进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 第72页 |
·师生网络交往促进师生课堂交往,扩宽课堂教学空间 | 第72-73页 |
·师生网络交往促进师生日常交往 | 第73页 |
·师生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整合,最高效的促进师生双方的发展 | 第73-75页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5-79页 |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研究展望 | 第76-79页 |
·校本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政策性支持 | 第76-77页 |
·丰富教师培训内容,增强其综合素质 | 第77-78页 |
·基于校园网的师生交往平台的应用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编教材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