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风险及信任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一、绪论第10-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框架第11-14页
  1. 研究方法第11-12页
  2. 论文框架第12-14页
二、集群企业合作创新及信任理论的述评第14-24页
 (一) 技术创新与合作创新风险理论述评第14-17页
  1. 技术创新风险理论述评第14-16页
  2. 合作创新风险理论述评第16-17页
 (二) 合作中信任理论的述评第17-24页
  1. 合作中信任的定义第17-18页
  2. 合作中信任的功能第18-19页
  3. 合作中信任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4. 合作中的信任机制第21-24页
三、集群企业的合作创新及其风险分析第24-35页
 (一) 集群企业的合作创新第24-28页
  1.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定义与内涵第24-25页
  2.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必要性分析第25-28页
 (二)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析第28-33页
  1. 合作创新主体引发风险的因素分析第29-30页
  2. 合作创新涉及的对象所引发风险的因素分析第30-31页
  3. 合作创新所处的环境所引发风险的因素分析第31-33页
 (三) 本章小结第33-35页
四、集群企业间的信任在降低合作创新风险中的作用第35-41页
 (一)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信任的定义及内涵第35-36页
  1.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信任的定义第35页
  2.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信任的内涵第35-36页
  3.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信任的实质第36页
 (二) 信任在降低集群企业合作创新风险中的作用分析第36-40页
  1. 促成双方的合作第36-37页
  2. 降低合作的交易费用第37-38页
  3. 增加技术、信息的共享度第38-39页
  4. 提高合作的灵活性第39页
  5. 规避技术、市场的不确定性第39-40页
 (三) 本章小结第40-41页
五、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信任机制运行的过程模型第41-59页
 (一)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信任产生机制第43-48页
  1. 信任产生的人际关系机制第43-45页
  2. 信任产生的历史积淀机制第45-46页
  3. 信任产生的声誉机制第46-48页
  4. 信任产生的法律规范机制第48页
 (二)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信任强化机制第48-55页
  1. 信任强化的能力认同机制第48-51页
  2. 信任强化的沟通机制第51-52页
  3. 信任强化的公平程序机制第52-53页
  4. 信任强化的合理分配机制第53-54页
  5. 信任强化的文化融合机制第54-55页
 (三)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信任保障机制第55-58页
  1. 信任保障的合作创新失败成本约束机制第55页
  2. 信任保障的集群道德环境约束机制第55-56页
  3. 信任保障的集群制度环境约束机制第56-57页
  4. 信任保障的合同、契约约束的机制第57-58页
 (四) 本章小结第58-59页
六、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信任机制的实证分析第59-67页
 (一) 与企业合作创新有关的永康五金集群背景情况第59-63页
  1. 永康中国五金产业集群基本概况第59-60页
  2. 集群内的合作创新关系的基本概况第60-62页
  3. 集群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方式第62-63页
 (二)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信任机制—以星月与双健合作创新为例第63-67页
  1. 星月与双健合作创新的背景第63-64页
  2. 星月与双健合作创新中信任关系的研究第64-67页
七、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一) 基本结论与创新之处第67-68页
 (二) 促进集群企业合作创新中信任的若干建议第68-69页
  1. 企业层面第68页
  2. 行业协会或园区管委会层面第68-69页
  3. 政府层面第69页
 (三) 本文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附录A 部分访谈问题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以“义乌商圈”为例
下一篇:中小企业文化管理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