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极端降雨诱发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绪论第12-30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5页
     ·危险性评价及区划研究第14-19页
     ·易损性评价及区划研究第19-22页
     ·风险评价理论体系研究第22-25页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25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5-30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5-27页
     ·技术路线第27-30页
2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实地调研与发育规律第30-72页
   ·调研概况第30-35页
     ·工作目的第30页
     ·工作内容第30-31页
     ·工作方案第31-35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特征统计分析第35-43页
     ·调研工作量及成果统计第35-36页
     ·地质灾害基本统计特征第36-40页
     ·地质灾害类型与破坏模式辨识第40-43页
   ·地灾孕育环境地质条件及灾害发育规律第43-65页
     ·地质环境表征因素的识别第43-44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对地质环境因素的响应规律第44-65页
   ·历史及潜在灾害点分布规律第65-70页
     ·数量分布密度第65-68页
     ·规模分布密度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3 极端降雨因素与山地公路地质灾害相关性第72-92页
   ·数据处理第72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与降雨相关性分析第72-78页
     ·重庆市降雨的时空分布规律第72-74页
     ·空间相关性第74-75页
     ·时间相关性第75-77页
     ·原始累积降雨量与地灾发生频数的相关性第77-78页
   ·极端降雨事件的辨识模型第78-83页
     ·累积有效降雨量的测算第78-81页
     ·辨识模型的构建第81-83页
   ·基于逻辑斯蒂回归的降雨诱发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预测模型第83-89页
     ·二值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适用性第84-85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第85-89页
     ·预测模型在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第89页
   ·本章小结第89-92页
4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可拓学与模糊理论综合评价第92-126页
   ·危险性评价原理第92-94页
     ·危险性评价基本假设第92-93页
     ·危险性评价步骤第93-94页
   ·山地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第94-102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原则第94-95页
     ·评价指标优选及数量化标准第95-101页
     ·层次性评价指标体系图解第101-102页
   ·基于可拓学与模糊理论的综合集成评价方法第102-111页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第103-104页
     ·指标权重确定的可拓学方法第104-110页
     ·指标隶属度的测算第110-111页
   ·实例应用第111-124页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标准化第111-112页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第112-119页
     ·指标隶属度的测算第119-121页
     ·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第121-122页
     ·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第122-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5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易损性的 K-均值聚类综合评价第126-144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易损性构成及评价内容第126-127页
     ·易损性构成分析第126-127页
     ·易损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第127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第127-131页
     ·山地公路单灾种地质灾害破坏效应第128页
     ·承灾体辨识及类型划分第128-129页
     ·评价指标要素分析第129-130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30-131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承灾体价值及损失率的测算第131-137页
     ·承灾体价值核算模型第131-134页
     ·承灾体密度及价值分布第134-135页
     ·承灾体损毁等级划分第135-136页
     ·承灾体价值损失率第136-137页
   ·基于 K-均值聚类的易损性分级综合评价方法第137-139页
     ·论域及评价指标第138页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第138-139页
   ·实例应用第139-141页
     ·评价指标基础数据与聚类中心第139页
     ·评价结果及区划图第139-140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140-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4页
6 极端降雨诱发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及应用第144-170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复杂系统分析第145-148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系统第145-147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成灾过程及灾情调控模式第147-148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风险线评价体系第148-156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风险线评价的提出第148-152页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152-156页
     ·风险线评价的测算模型第156页
   ·风险线评价的矩阵图方法与区划第156-165页
     ·风险矩阵图的绘制程序第157页
     ·风险要素的定性描述与赋值第157-161页
     ·风险值的测算与风险矩阵图绘制第161-163页
     ·风险定量评价与区划流程第163-165页
   ·实例应用第165-169页
     ·各路段风险基础要素及风险计算表第165页
     ·风险矩阵图第165-167页
     ·基于 ARCGIS 的公路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第167-168页
     ·评结果分析第168-169页
   ·本章小结第169-170页
7 结论与建议第170-172页
   ·结论第170-171页
   ·建议第171-172页
致谢第172-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4页
附录第184-186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84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84-186页
附表1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源普查表第186-187页
附表2 山地公路滑坡灾害专业调查表第187-189页
附表3 山地公路崩塌灾害专业调查表第189-191页
附表4 山地公路泥石流专业调查表第191-193页
附表5 山地公路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统计表第193-194页
附表1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滑坡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194-208页
附表2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崩塌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第208-222页
附图1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第222-227页
附图2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滑坡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图第227-232页
附图3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滑坡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第232-237页
附图4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第237-242页
附图5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崩塌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图第242-247页
附图6 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崩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第247-251页

论文共2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土质边坡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岩石拉、压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地下大空间洞室施工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