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类土质边坡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论第10-24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类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3-19页
     ·边坡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9-21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研究路线第22-24页
2 类土质边坡工程特性研究第24-56页
   ·贵州高等级公路边坡破坏情况分析第25-39页
     ·路堑边坡破坏情况分析第25-30页
     ·隧道进出口边坡破坏情况分析第30-33页
     ·桥基边坡破坏情况分析第33-34页
     ·工程控制情况分析第34-39页
   ·类土质边坡特征与破坏规律第39-47页
     ·基本特征第39-41页
     ·破坏模式及宏观规律第41-45页
     ·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第45-47页
   ·典型类土质边坡工程地质分析第47-54页
     ·工程概况第47-49页
     ·场地地形地质条件第49-52页
     ·破坏模式第52-53页
     ·控制措施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3 人工降雨诱发边坡破坏的现场模拟试验与坡面稳定分析第56-84页
   ·人工降雨现场模拟试验设计与过程第56-65页
     ·仪器的布置和埋设第57-61页
     ·人工降雨模拟第61-65页
   ·人工降雨现场模拟试验结果分析第65-78页
     ·坡面径流与边坡坡面破坏第65-67页
     ·雨水入渗与边坡坡体破坏第67-78页
   ·坡面径流作用下的边坡坡面稳定性分析第78-82页
     ·坡面流问题的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第78-80页
     ·坡面流问题的求解方法第80-82页
     ·人工降雨试验边坡分析第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4 考虑降雨入渗损伤的类土质边坡坡体稳定性分析第84-108页
   ·考虑降雨入渗损伤的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第84-88页
     ·考虑损伤的Mohr-Coulomb 模型第84-85页
     ·考虑渗流场和损伤的极限平衡法第85-87页
     ·人工降雨试验边坡的极限平衡分析第87-88页
   ·类土质体的损伤-流-固耦合数学模型第88-97页
     ·模型的基本假定第88-89页
     ·渗透系数K 的计算模型第89-90页
     ·渗流场影响下的应力场方程第90-92页
     ·应力场影响下的渗流场方程第92-94页
     ·定解条件第94-97页
   ·人工降雨试验边坡的数值模拟分析第97-106页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第97-99页
     ·渗流场分析第99-100页
     ·应力场分析第100-103页
     ·损伤与边坡位移的关系第103-105页
     ·稳定性分析第105-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5 基于 TDR 技术的类土质边坡滑面确定方法研究第108-132页
   ·概述第108-109页
   ·TDR 确定边坡滑面的室内试验研究第109-121页
     ·试验的目的和过程第109-111页
     ·剪切变形模拟试验分析第111-117页
     ·拉伸变形模拟试验分析第117-119页
     ·电缆特性试验结果分析第119-121页
     ·室内试验结论第121页
   ·TDR 确定边坡滑面的实际工程应用试验第121-129页
     ·应用试验过程第121-124页
     ·钻孔测斜确定滑面第124页
     ·TDR 监测确定滑面第124-127页
     ·固定测斜仪监测确定滑面第127-129页
     ·应用试验结论第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2页
6 类土质边坡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第132-174页
   ·类土质边坡稳定性控制思路第132-136页
     ·类土质边坡稳定性控制的基本观点第132-134页
     ·类土质边坡工程控制的主要措施第134-136页
   ·针对坡面破坏的浅层压力注浆控制技术第136-145页
     ·概述第136-137页
     ·浅层压力注浆设计计算第137-140页
     ·应用实例分析第140-143页
     ·锚固坡面加固及外锚结构物坡面固定方法第143-145页
   ·针对坡体破坏的变截面抗滑桩控制技术第145-172页
     ·概述第145-146页
     ·抗滑桩预加固边坡稳定性的能量分析法第146-161页
     ·边坡抗滑桩预加固的简化设计流程第161-163页
     ·悬臂式变截面抗滑桩的变位计算第163-172页
   ·本章小结第172-17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74-178页
   ·主要结论第174-176页
   ·展望第176-178页
致谢第178-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92页
附录第192-193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92-193页
 B.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93页
 C. 获奖情况第193页
 D. 获得专利情况第193页

论文共1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企业自愿环境行动研究
下一篇:极端降雨诱发山地公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