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从动件空间凸轮设计及非等径加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2页 |
·空间凸轮机构概述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的应用前景 | 第14-17页 |
·论文进行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第18-19页 |
·论文进行的研究方案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实验手段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凸轮设计的基础理论 | 第22-46页 |
·凸轮的运动规律 | 第22-25页 |
·多项式类型运动规律 | 第25-28页 |
·三角函数类型运动规律 | 第28-30页 |
·典型的组合运动规律 | 第30-44页 |
·修正型等速运动规律 | 第30-39页 |
·修正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 第39-44页 |
·回程期运动方程式的建立方法及其通式 | 第44页 |
·从动件运动规律特征值及其评价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空间凸轮机构设计研究 | 第46-67页 |
·圆柱凸轮设计方法研究 | 第46-58页 |
·圆柱分度凸轮的平面近似解 | 第48-51页 |
·圆柱分度凸轮的坐标设定 | 第51-53页 |
·圆柱分度凸轮的精确解 | 第53-58页 |
·弧面凸轮设计方法研究 | 第58-64页 |
·弧面凸轮压力角的近似解 | 第59-60页 |
·弧面凸轮的精确解 | 第60-64页 |
·空间凸轮的作图法设计研究 | 第64-66页 |
·移动从动件圆柱凸轮轮廓设计 | 第64-65页 |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轮廓设计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空间凸轮加工分析及刀具轨迹控制研究 | 第67-93页 |
·凸轮轮廓加工方法分析 | 第67-70页 |
·万能铣床加工 | 第67-68页 |
·数控机床加工 | 第68页 |
·电火花机床加工 | 第68-70页 |
·刀具中心轨迹的计算研究 | 第70-76页 |
·加工平面凸轮时的刀具中心轨迹计算 | 第70-72页 |
·加工空间凸轮时的刀具中心轨迹计算 | 第72-76页 |
·刀具中心轨迹的控制研究 | 第76-92页 |
·加工平面凸轮 | 第76-83页 |
·空间凸轮加工 | 第83-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第5章 摆动从动件空间凸轮的3D展开设计应用 | 第93-114页 |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设计 | 第93-102页 |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的平面设计分析 | 第93-95页 |
·摆动从动件运动轨迹的3D展开 | 第95-96页 |
·轮廓线平面展开的曲线方程推导 | 第96-97页 |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轮廓设计 | 第97-99页 |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的设计实例 | 第99-102页 |
·摆动从动件圆锥凸轮设计 | 第102-109页 |
·摆动从动件圆锥凸轮的设计分析 | 第102-104页 |
·摆动从动件圆锥凸轮运动轨迹的3D展开 | 第104-105页 |
·圆锥凸轮轮廓线平面展开的曲线方程推导 | 第105-108页 |
·摆动从动件圆锥凸轮轮廓的设计实例 | 第108-109页 |
·直动-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组合机构的凸轮廓线设计 | 第109-112页 |
·凸轮组合机构的基本条件 | 第109-110页 |
·凸轮组合机构的轮廓曲线设计 | 第110-111页 |
·凸轮组合机构的设计实例 | 第111-112页 |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6章 摆动从动件空间凸轮的加工应用 | 第114-134页 |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加工 | 第114-125页 |
·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的加工方案分析 | 第114-116页 |
·3D曲线展开法的方案 | 第116-119页 |
·3D曲线展开法的加工方案 | 第119-120页 |
·直动从动件圆柱凸轮的"偏距"加工分析 | 第120-122页 |
·圆柱凸轮的非等径"仿摆线"加工方案 | 第122-123页 |
·圆柱凸轮凹槽加工的数控编程 | 第123-125页 |
·摆动从动件圆锥凸轮加工 | 第125-133页 |
·摆动从动件圆锥凸轮加工误差分析 | 第125-128页 |
·圆锥凸轮轮廓线的3D展开 | 第128-130页 |
·非等径"仿摆线"加工方案 | 第130-132页 |
·应用CimatronE软件进行数控编程加工 | 第132-133页 |
·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7页 |
·结论 | 第134-135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