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伦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9页 |
| ·文学欣赏伦理研究的意义和思路 | 第11-17页 |
| ·文学欣赏伦理研究的现实背景 | 第11-13页 |
| ·文学欣赏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 ·文学欣赏伦理研究的可能性 | 第14页 |
| ·文学欣赏伦理研究的具体内容 | 第14-17页 |
| ·文学欣赏伦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 第17页 |
| ·选题的价值和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学术价值 | 第17页 |
| ·实践价值 | 第17-18页 |
|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 ·文学伦理和文学欣赏伦理的界定 | 第18-21页 |
| ·已有界定辨析 | 第18-19页 |
| ·文学伦理界定 | 第19-21页 |
| ·文学欣赏伦理界定 | 第21页 |
| ·文学伦理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第21-2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综述 | 第21-2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综述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文学欣赏的伦理价值 | 第29-67页 |
| ·文学及文学欣赏内蕴的道德 | 第29-45页 |
| ·文学的伦理与伦理的文学 | 第29-34页 |
| ·文学失范和文学伦理建构 | 第34-40页 |
| ·文学欣赏伦理是否可能 | 第40-45页 |
| ·什么样的文学欣赏有伦理价值 | 第45-58页 |
| ·文本作为精神产品的价值追求 | 第46-48页 |
| ·阅读的德性 | 第48-53页 |
| ·文学欣赏作为道德活动的意义实现 | 第53-58页 |
| ·审美反应的伦理学 | 第58-67页 |
| ·审美反应能力的伦理意蕴 | 第58-60页 |
| ·对读者介入与阅读行为的道德评价 | 第60-62页 |
| ·文学表达,一种自由?审美期待,一种人道? | 第62-67页 |
| 第三章 文学欣赏中的伦理关系及规范 | 第67-102页 |
| ·对读者作为欣赏活动主体的伦理审视 | 第67-78页 |
| ·读者规范和角色伦理 | 第67-71页 |
| ·阅读对话中的“你”“我”伦理关系分析 | 第71-75页 |
| ·文学欣赏的目的善与手段善 | 第75-78页 |
| ·对作者作为创作活动主体的伦理考察 | 第78-86页 |
| ·作家角色的道德要求 | 第78-81页 |
| ·“隐含作者”的道德立场和价值诉求 | 第81-84页 |
| ·“隐在读者”对阅读效果的道德评判 | 第84-86页 |
| ·伦理视阈下的审美共同体 | 第86-102页 |
| ·阅读伦理 | 第87-91页 |
| ·阐释伦理 | 第91-97页 |
| ·接受伦理 | 第97-102页 |
| 第四章 文学与欣赏中的伦理问题 | 第102-138页 |
| ·文学中的伦理问题 | 第102-114页 |
| ·文学世界的道德冲突 | 第102-106页 |
| ·文学世界中的两性关系 | 第106-109页 |
| ·文学的情色因素 | 第109-114页 |
| ·技术复制时代的文学欣赏 | 第114-129页 |
| ·对文学消费的道德审视 | 第114-118页 |
| ·审美现代性的道德解读 | 第118-124页 |
| ·文学经典边缘化 | 第124-129页 |
| ·网络文学兴起的道德问题 | 第129-138页 |
| ·网络自由与权利滥用 | 第129-132页 |
| ·社会公正与媒介伦理 | 第132-134页 |
| ·对网络文学的道德反思 | 第134-138页 |
| 第五章 伦理原则确立和文化资源借鉴 | 第138-177页 |
| ·文学欣赏的伦理原则 | 第138-150页 |
| ·自主性原则 | 第139-142页 |
| ·普遍有益原则 | 第142-147页 |
| ·超越性原则 | 第147-150页 |
| ·欣赏伦理的传统诗学资源 | 第150-164页 |
| ·《文心雕龙》中的文学伦理思想和“知音理论” | 第150-154页 |
| ·从“境界说”看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文学伦理思想 | 第154-158页 |
| ·“新民说”:梁启超文学伦理思想探析 | 第158-164页 |
| ·欣赏伦理的西方诗学资源 | 第164-177页 |
| ·《诗学》开启“模仿说”之源 | 第164-168页 |
| ·从《判断力批判》看“美作为德性的象征” | 第168-171页 |
| ·《美学》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第171-177页 |
| 结语: 基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学欣赏伦理研究 | 第177-1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1-190页 |
| 致谢 | 第190-19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91-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