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一、本论题的研究对象、范围 | 第11-12页 |
二、关于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几个理论范畴 | 第12-21页 |
三、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1-23页 |
第一章 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的先在条件 | 第23-43页 |
第一节 对文学经典"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认识 | 第23-28页 |
第二节 对"审美经典"特质的论述 | 第28-35页 |
第三节 从"作家论"考察对"审美经典"的认同 | 第35-37页 |
第四节 创造经典的自觉 | 第37-43页 |
第二章 前经典时期的建构 | 第43-55页 |
第一节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 第43-50页 |
第二节 出版机构的接受和宣传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文学史的初步建构 | 第51-55页 |
第三章 不同经典标准下的认定差异 | 第55-71页 |
第一节 国内高度统一标准下的经典重评 | 第55-61页 |
第二节 海外、港、台研究的"异质"所在 | 第61-71页 |
第四章 学术交融中的经典重构 | 第71-97页 |
第一节 社会时代、体制的变迁与文学经典化 | 第71-79页 |
第二节 "成规"与文学经典化 | 第79-87页 |
第三节 文学史和文学经典的双重建构 | 第87-93页 |
第四节 "沈从文热"与"文化熟知化" | 第93-97页 |
第五章 全方位的接受和文学经典的最终确立 | 第97-111页 |
第一节 "多价成规"影响下的经典化 | 第97-104页 |
第二节 "大家"文学史位置的确立 | 第104-106页 |
第三节 选集、文集到全集的出版 | 第106-107页 |
第四节 知识层面到学术层面的深入 | 第107-111页 |
第六章 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的启示 | 第111-129页 |
第一节 "可得性"与文学经典化先在条件 | 第111-116页 |
第二节 批评家与文学经典化 | 第116-121页 |
第三节 经典化进程中的被"神化"的倾向与过度阐释 | 第121-129页 |
结语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143页 |
个人简历 | 第143-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