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计算机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7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一) 研究内容第17-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9-27页
 一、基本概念第19-24页
  (一) 信息素养第19-20页
  (二) 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第20-21页
  (三) 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第21-24页
 二、理论基础第24-27页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24页
  (二) 终身教育观第24-25页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5-27页
第三章 高中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影响原因分析第27-37页
 一、高中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第27-33页
  (一) 信息意识方面第27-29页
  (二) 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方面第29-32页
  (三) 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第32-33页
 二、高中生信息素养影响原因分析第33-37页
  (一) 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不良第33-34页
  (二) 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不完善第34-35页
  (三) 信息道德教育力度欠缺第35页
  (四) 信息素养评价体系不合理第35-37页
第四章 教学设计第37-57页
 一、学习氛围设计第37-40页
  (一)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37页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7-40页
 二、教学方法设计第40-51页
  (一)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实例第40-43页
  (二)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例第43-46页
  (三) 范例教学法教学模式实例第46-49页
  (四)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实例第49-51页
 三、道德培养设计第51-53页
  (一) 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第51页
  (二)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第51页
  (三)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第51-52页
  (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52-53页
 四、评价体系设计第53-57页
  (一) 评价原则第53-54页
  (二)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第54-56页
  (三) 注意问题第56-57页
第五章 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第57-64页
 一、教学实施第57-60页
  (一) 实验对象第57页
  (二) 实验变量第57页
  (三) 实验过程第57-60页
 二、效果分析第60-64页
  (一)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60-61页
  (二)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第61-62页
  (三) 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一、结论第64页
 二、展望第64-66页
注释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录第69-72页
发表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模式研究--以淄博市部分学校为例
下一篇: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