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并行计算机系统上任务级复算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任务级复算基础 | 第14-24页 |
| ·硬件平台 | 第14-15页 |
| ·软件平台 | 第15-20页 |
| ·RTEMS 概述 | 第15-18页 |
| ·RTEMS 的任务管理机制 | 第18页 |
| ·RTEMS 的消息通信机制 | 第18-19页 |
| ·RTEMS 的事件通信机制 | 第19页 |
| ·RTEMS 的定时器机制 | 第19-20页 |
| ·RTEMS 的异常处理机制 | 第20页 |
| ·RTEMS 的多机通讯机制 | 第20页 |
| ·单粒子翻转对应用程序的影响 | 第20-23页 |
| ·单粒子效应 | 第20-21页 |
| ·单粒子翻转导致的错误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任务级复算组件的设计 | 第24-40页 |
| ·设计概述 | 第24-25页 |
| ·副本任务的分发 | 第25-27页 |
| ·单节点复算与多节点复算 | 第26页 |
| ·任务执行时间考虑 | 第26-27页 |
| ·节点负载均衡考虑 | 第27页 |
| ·节点可信度考虑 | 第27页 |
| ·错误的检测 | 第27-34页 |
| ·分段检测错误 | 第28-30页 |
| ·单节点复算中的数据比较流程 | 第30-32页 |
| ·多节点复算中的数据比较流程 | 第32-33页 |
| ·副本任务的数据比较方式 | 第33-34页 |
| ·副本任务执行超时考虑 | 第34页 |
| ·副本任务执行异常考虑 | 第34页 |
| ·错误的处理 | 第34-37页 |
| ·单节点复算中的错误处理方式 | 第35页 |
| ·多节点复算中的错误处理方式 | 第35-36页 |
| ·不同处理方式对任务执行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任务参数的处理 | 第37-38页 |
| ·单节点复算中任务参数的处理 | 第37页 |
| ·多节点复算中任务参数的处理 | 第37-38页 |
| ·单节点复算中的变量访问冲突 | 第38-39页 |
| ·任务内全局变量 | 第38页 |
| ·任务外全局变量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任务级复算组件的实现 | 第40-59页 |
| ·任务级复算实现概述 | 第40-41页 |
| ·复算通信模块 | 第41-43页 |
| ·复算通信简介 | 第41-42页 |
| ·消息类型与发送时机 | 第42-43页 |
| ·复算管理模块 | 第43-48页 |
| ·模块功能简介 | 第43页 |
| ·复算控制块 | 第43-44页 |
| ·主要函数介绍 | 第44-48页 |
| ·节点信息管理模块 | 第48-49页 |
| ·模块功能简介 | 第48页 |
| ·节点信息记录 | 第48页 |
| ·主要函数介绍 | 第48-49页 |
| ·错误检测模块 | 第49-55页 |
| ·模块功能简介 | 第49页 |
| ·确认数据的表示 | 第49页 |
| ·主要函数介绍 | 第49-55页 |
| ·错误处理模块 | 第55-57页 |
| ·模块功能简介 | 第55页 |
| ·主要函数介绍 | 第55-57页 |
| ·复算编程方法介绍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第59-69页 |
| ·Psis 模拟器平台简介 | 第59-62页 |
| ·Psis 设计目标 | 第59-60页 |
| ·Psis 实现原理 | 第60-62页 |
| ·故障的分析与模拟 | 第62-65页 |
| ·故障分析 | 第62-64页 |
| ·故障模拟 | 第64-65页 |
| ·实验验证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9-71页 |
| ·工作总结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 附录A 矩阵相乘程序中的故障注入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