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理论 | 第13-22页 |
一、中小企业概念 | 第13-14页 |
二、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理论研究 | 第14-22页 |
(一)、国外学者对跨国经营的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1.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4-15页 |
2. 产品生命周期理 | 第15页 |
3. 内部化理论 | 第15-16页 |
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6页 |
(二)、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1. 国外学者对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1)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18页 |
(2)中小业跨国经营的渐进理论 | 第18-19页 |
2. 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1)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理论 | 第19-20页 |
(2)中小企业集群跨国经营理论 | 第20页 |
(3)中小企业网络跨国经营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环境分析 | 第22-25页 |
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历程 | 第22页 |
二、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及跨国经营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三、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进入新阶段 | 第23-25页 |
(一)、确立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目标 | 第24页 |
(二)、明确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若干具体目标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 第25-30页 |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优势分析 | 第25-27页 |
(一)、国家制定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 第25页 |
(二)、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灵活 | 第25-26页 |
(三)、中小企业拥有特色产品和成熟“适用技术”的比较优势 | 第26页 |
(四)、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优势 | 第26页 |
(五)、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优势 | 第26-27页 |
二、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劣势分析 | 第27-30页 |
(一)、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 第27页 |
(二)、现代管理理念缺乏,企业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 第27页 |
(三)、跨国经营人才缺乏 | 第27-28页 |
(四)、信息闭塞,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 | 第28页 |
(五)、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 第28-29页 |
(六)、国际贸易壁垒阻碍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机遇和能力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和分析 | 第30-39页 |
一、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扶持力度 | 第30-34页 |
(一)、建立专门的政府服务管理机构 | 第30-31页 |
1. 国际社会现行的一些先进经验 | 第30-31页 |
2. 我国应当建立相应的配套服务管理部门和机制 | 第31页 |
(二)、积极营造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环境 | 第31页 |
(三)、积极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第31-32页 |
(四)、为中小企业发展在法律层面提供保障 | 第32-33页 |
(五)、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广泛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充分信息支持 | 第33-34页 |
1. 欧美发达国家现行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机制 | 第33页 |
2. 我国根据国情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 第33-34页 |
二、加强自身内部管理,推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 | 第34-39页 |
(一)、提升领导核心与企业自身的素质,适合跨国经营的环境 | 第34-35页 |
(二)、引进和培养跨国人才,组建跨国的管理团队 | 第35页 |
(三)、提高企业信誉,破解融资难问题 | 第35页 |
(四)、创新对外投资方式 | 第35-36页 |
(五)、注重产品质量,强化产品的售后服务,树立品牌意识 | 第36页 |
(六)、根据市场选择适合自身跨国经营的策略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