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美国制汁葡萄品种农艺生物学性状鉴定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制汁葡萄引种概况 | 第11-13页 |
·我国制汁葡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影响引种的生态因素 | 第12-13页 |
·制汁葡萄生物学性状研究 | 第13-15页 |
·植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物候期生长发育特点 | 第14页 |
·生长结果习性与丰产性 | 第14-15页 |
·制汁葡萄抗病性研究 | 第15-17页 |
·葡萄白粉病 | 第15-16页 |
·葡萄黑痘病 | 第16页 |
·葡萄霜霉病 | 第16-17页 |
·制汁葡萄光合特性研究 | 第17-18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地气象条件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生物学性状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田间抗病性调查方法 | 第20-21页 |
·光合指标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制汁葡萄生物学性状调查结果 | 第23-31页 |
·物候期调查结果 | 第23页 |
·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 | 第23-29页 |
·生长结果习性调查结果 | 第29-31页 |
·制汁葡萄抗病性调查结果 | 第31-32页 |
·制汁葡萄光合特性研究结果 | 第32-36页 |
·光合基本参数测定结果 | 第32-33页 |
·光响应曲线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CO_2 响应曲线测定结果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