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英文缩写、符号一览表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 ·农作物秸秆概述 | 第7-9页 |
| ·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环境问题 | 第7页 |
| ·农作物秸秆组成及潜在价值 | 第7-8页 |
| ·农作物秸秆处理处置技术及主要问题 | 第8-9页 |
| ·厌氧发酵法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 第9-13页 |
| ·厌氧发酵理论 | 第9-10页 |
| ·厌氧发酵法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秸秆厌氧发酵技术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课题的试验设计、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18-26页 |
| ·总体试验设计 | 第18页 |
| ·试验内容 | 第18-1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 ·试验材料、仪器与分析手段 | 第22-24页 |
| ·试验材料、试剂与相关仪器 | 第22-23页 |
| ·试验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 ·秸秆的产气量及产气率 | 第24页 |
| ·模型评价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影响接种物驯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 第26-55页 |
| ·不同TS浓度及接种物投加量的影响 | 第26-29页 |
| ·产气率 | 第26-28页 |
| ·TS、VS、pH和VFA | 第28-29页 |
| ·初步发酵条件确定 | 第29页 |
| ·添加磷酸盐的影响 | 第29-44页 |
| ·产气率 | 第29-34页 |
| ·产甲烷率 | 第34-38页 |
| ·秸秆的降解率 | 第38-39页 |
| ·pH、VFA和COD | 第39-44页 |
| ·NH_4~+、Mg~(2+)、Ca~(2+)添加后的影响 | 第44-50页 |
| ·产气率 | 第44-46页 |
| ·产甲烷率 | 第46-47页 |
| ·秸秆的降解率 | 第47页 |
| ·pH、VFA、COD和碱度 | 第47-50页 |
| ·接种物单独发酵试验 | 第50-53页 |
| ·产气率和产甲烷率 | 第50-51页 |
| ·pH、VFA、COD和碱度 | 第51-53页 |
| ·发酵前后稻草秸秆与接种物的C、H、N分析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秸秆厌氧发酵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5-61页 |
| ·厌氧发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55页 |
| ·不同磷酸盐添加量的动力学比较 | 第55-57页 |
| ·NH_4~+、Mg~(2+)、ca~(2+)添加后的动力学比较 | 第57-60页 |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1页 |
| ·建议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录 | 第66-7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