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1.概述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9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2.水环境承载力的基本理论及评估方法 | 第13-22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的基本理论 | 第13-17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第13-14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的本质 | 第14-15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 第15-16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 ·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 | 第17-20页 |
| ·水资源供需平衡法与多目标分析模型 | 第17-18页 |
|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与综合评判模型 | 第18页 |
| ·系统分析方法——动念模拟递推算法 | 第18-19页 |
| ·系统动力学方法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19-20页 |
| ·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20-22页 |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0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0-22页 |
| 3.吉安市城区环境现状 | 第22-30页 |
| ·自然环境状况 | 第22-23页 |
| ·自然资源 | 第22页 |
| ·地形地貌 | 第22页 |
| ·气候气象 | 第22页 |
| ·水文及水资源 | 第22-23页 |
| ·社会环境状况 | 第23-25页 |
| ·人口 | 第23页 |
| ·社会经济 | 第23-25页 |
| ·水资源利用情况 | 第25-30页 |
| ·供水量 | 第25-26页 |
| ·用水量 | 第26-27页 |
| ·耗水量 | 第27-29页 |
| ·水资源利分析 | 第29-30页 |
| 4.赣江吉安城区段水质分析及评价 | 第30-39页 |
| ·赣江吉安城区段水质现状监测 | 第30-32页 |
| ·监测断面设置及频率 | 第30-31页 |
|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 ·赣江吉安城段水环境质量状况 | 第32-39页 |
| ·水环境现状质量评价方法 | 第32页 |
| ·水质监测结果 | 第32-35页 |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 5.赣江吉安城区段水环境承载力 | 第39-49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和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39-43页 |
| ·分承载力的计算 | 第39-40页 |
| ·指标承载计算模型的确定 | 第40-43页 |
| ·赣江吉安城区段水环境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第43-47页 |
| ·各指标承载度的计算 | 第43-44页 |
| ·分承载力的计算 | 第44-45页 |
| ·水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计算 | 第45-46页 |
| ·赣江吉安城区段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46-47页 |
| ·提高水环境承载力的方法和措施 | 第47-49页 |
| 6.结论与建议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