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5页 |
| ·论文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相关知识介绍 | 第10-13页 |
|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 第10页 |
| ·复杂生物性状 | 第10-11页 |
| ·复杂疾病(Complex Disease) | 第11页 |
| ·基因网络技术 | 第11页 |
| ·基因芯片数据 | 第11-12页 |
| ·基因芯片技术与基因网络技术相结合 | 第12页 |
| ·生物途径 | 第12页 |
| ·模式生物 | 第12-13页 |
| ·功能基因组系统学 | 第13页 |
| ·胚胎干细胞 | 第13页 |
| ·课题的目的 | 第13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3-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 ·使用到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 第15-18页 |
| ·NCBI数据检索 | 第15-16页 |
| ·Genecards数据库检索 | 第16页 |
| ·KEGG数据库 | 第16页 |
| ·WormBase数据库中线虫相关基因基本信息采集 | 第16-17页 |
| ·SMD数据库与基因芯片数据检索 | 第17页 |
| ·Invitrogen数据库简介 | 第17页 |
| ·Gene Ontology数据库 | 第17页 |
| ·STRING数据库 | 第17页 |
| ·Cardio数据库 | 第17-18页 |
| ·课题中用到的软件 | 第18-19页 |
| ·Osprey软件 | 第18-19页 |
| ·KGML软件 | 第19页 |
| ·课题中使用到的其它软件 | 第19页 |
| ·复杂生物性状局部基因网络的构建 | 第19-20页 |
| ·归纳敏感基因的基本信息 | 第19页 |
| ·中间基因的选取与引入 | 第19页 |
| ·舍弃单个孤立敏感基因 | 第19-20页 |
| ·建立基因-通路连线图 | 第20页 |
| ·构建复杂生物性状局部基因网络 | 第20页 |
| ·运用芯片数据对局部基因网络进行分析 | 第20页 |
| ·选取合适的芯片数据 | 第20页 |
| ·人类全基因组复杂网络的研究 | 第20页 |
| ·人类营养代谢基因网络的研究 | 第20-22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2-56页 |
| ·高血压局部基因网络模式的构建 | 第22-37页 |
| ·分析高血压敏感基因 | 第22-24页 |
| ·高血压基因之间关联性分析 | 第24-26页 |
| ·分析高血压局部基因网络模式 | 第26-30页 |
| ·分析高血压局部基因网络中参与的生物途径 | 第30-31页 |
| ·运用芯片数据对高血压局部基因网络进行分析 | 第31-35页 |
| ·高血压与营养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 第35-37页 |
| ·人类长寿局部基因网络模式的建立及其与营养代谢模块的偶联 | 第37-45页 |
| ·分析长寿敏感基因 | 第38-41页 |
| ·长寿基因关联性分析 | 第41-43页 |
| ·人类长寿局部基因网络与营养代谢模块相偶联 | 第43-45页 |
| ·线虫长寿机制的初步研究 | 第45-49页 |
| ·分析线虫长寿基因及其关联性 | 第45-47页 |
| ·运用芯片数据分析线虫局部基因网络 | 第47-49页 |
| ·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的关联性研究 | 第49-56页 |
| ·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的基本信息分析 | 第49-50页 |
| ·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之间关联性研究 | 第50-51页 |
| ·运用芯片数据分析线虫局部基因网络 | 第51-53页 |
| ·对芯片样本进行分组讨论 | 第53-55页 |
| ·分析各组芯片数据来推测基因的功能 | 第55-56页 |
| 4 结论 | 第56-58页 |
| ·高血压机制分析结论: | 第56页 |
| ·长寿机制分析结论: | 第56-57页 |
| ·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关联性机制分析结论: | 第57-58页 |
| 5 展望 | 第58-59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59-70页 |
| 7 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8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 | 第72-89页 |
| 附录一 高血压相关基因基本信息 | 第72-76页 |
| 附录二 高血压基因网络中化合物基本信息 | 第76-82页 |
| 附录三 人类长寿-营养代谢偶联图中的基因信息 | 第82-88页 |
| 附录四 人类长寿-营养代谢偶联图中化合物信息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