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血栓溶解酶的液体发酵及分子修饰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23页 |
| ·我国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现状 | 第9页 |
| ·血栓性疾病及其危害 | 第9页 |
| ·血栓的形成过程及溶栓机制 | 第9-11页 |
| ·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及治疗手段 | 第11-12页 |
| ·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 | 第11页 |
| ·主要治疗手段 | 第11-12页 |
| ·溶栓剂分类与作用途径 | 第12页 |
| ·第一代溶栓剂 | 第12页 |
| ·第二代溶栓剂 | 第12页 |
| ·第三代溶栓剂 | 第12页 |
| ·溶栓剂的主要来源 | 第12-13页 |
| ·溶栓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 ·溶栓剂的治疗缺陷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蛋白质药物的聚乙二醇修饰 | 第14-21页 |
| ·聚乙二醇修饰技术的原理 | 第15页 |
| ·聚乙二醇修饰技术的方法 | 第15-18页 |
| ·新型PEG修饰剂的发展 | 第18页 |
| ·修饰剂条件的选择 | 第18-19页 |
| ·修饰产物的鉴定和检测 | 第19-20页 |
| ·聚乙二醇修饰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 ·聚乙二醇修饰蛋白质药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状况 | 第2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 ·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 ·材料 | 第23-26页 |
| ·菌种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36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6页 |
| ·菌种的分离纯化 | 第26页 |
| ·液体种子制备及摇瓶培养 | 第26页 |
| ·15L发酵罐培养方法 | 第26页 |
| ·枯草杆菌血栓溶解酶活力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27页 |
| ·硫酸铵分段盐析 | 第27页 |
| ·层析缓冲液的配制 | 第27页 |
| ·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 | 第27-28页 |
| ·凝胶过滤层析 | 第28-29页 |
| ·SDS-PAGE电泳 | 第29-30页 |
| ·Fibrin-SDS-PAGE电泳 | 第30-31页 |
| ·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31页 |
| ·分枝型聚乙二醇修饰剂的制备 | 第31-33页 |
| ·分枝型聚乙二醇修饰剂对血栓溶解酶的修饰 | 第33-35页 |
| ·修饰酶酶学性质的测定 | 第35-3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62页 |
| ·菌落特征的鉴定 | 第36页 |
| ·尿激酶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6-37页 |
| ·枯草杆菌溶栓酶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 | 第37-45页 |
| ·发酵条件对溶栓酶活力的影响 | 第37-40页 |
| ·培养基组成对溶栓酶活力的影响 | 第40-45页 |
| ·枯草杆菌溶栓酶的分离纯化 | 第45-49页 |
| ·发酵液的预处理 | 第45页 |
| ·粗酶液在DEAE-52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分离 | 第45-47页 |
| ·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 | 第47-48页 |
| ·BTE的SDS-PAGE图谱 | 第48页 |
| ·BTE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48-49页 |
| ·BTE的Fibrin-SDS-PAGE图谱 | 第49页 |
| ·BTE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49-51页 |
| ·分枝型聚乙二醇修饰剂的制备 | 第51-58页 |
| ·Boc-L-Glu的合成 | 第51-54页 |
| ·Glu(PEG)_2的合成及脱保护 | 第54-58页 |
| ·分枝型聚乙二醇修饰剂对血栓溶解酶的修饰及表征 | 第58-62页 |
| ·分枝型聚乙二醇修饰剂对血栓溶解酶的修饰 | 第58-59页 |
| ·修饰酶酶学性质的测定 | 第59-62页 |
| 4 结论 | 第62-63页 |
| 5 展望 | 第63-64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 8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