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论 | 第9-29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概念界定 | 第9-2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第四节 主要观点与论文结构 | 第27-29页 |
第一章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背景与动机 | 第29-46页 |
第一节 背景 | 第29-32页 |
一、国际层面:分布不均的资源与频繁波动的油价 | 第29-30页 |
二、国内层面:供应不足的石油与凸显的能源安全 | 第30-31页 |
三、企业层面:国际并购与跨越式发展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动机 | 第32-38页 |
一、扩大企业规模 | 第33-34页 |
二、获得关键技术 | 第34-35页 |
三、完善业务配置 | 第35-37页 |
四、巩固市场优势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收购过程 | 第38-46页 |
一、第一次发出要约 | 第38-41页 |
二、第二次发出要约 | 第41-46页 |
第二章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 | 第46-54页 |
第一节 自身层面 | 第46-48页 |
一、认知:中美政治制度与文化差异 | 第46-47页 |
二、现实:国有企业的身份问题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国际层面 | 第48-54页 |
一、认知: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论” | 第48-52页 |
二、现实:石油的稀缺性与战略意义 | 第52-54页 |
第三章 中海油的案例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应对政治风险的借鉴意义 | 第54-60页 |
第一节 提高防范意识 | 第54页 |
第二节 改革产权制度 | 第54-56页 |
第三节 剥离敏感资产和技术 | 第56页 |
第四节 融资多元化 | 第56-57页 |
第五节 游说与公关 | 第57页 |
第六节 化解“中国威胁论"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附录一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介 | 第61-63页 |
附录二 优尼科石油公司简介 | 第63-64页 |
附录三 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简介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