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峰森林公园漫游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虚拟现实概况 | 第8-9页 |
| ·虚拟现实的发展及应用 | 第8页 |
| ·虚拟现实的特征 | 第8-9页 |
|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 第9页 |
| ·虚拟系统实现相关软件 | 第9-16页 |
| ·三维建模软件 | 第9-11页 |
| ·植物模拟软件 | 第11-14页 |
| ·SpeedTree | 第11-12页 |
| ·TreeStorm | 第12-13页 |
| ·Xfrog | 第13页 |
| ·Amap | 第13-14页 |
| ·SpeedTree与其它植物模拟软件的比较 | 第14页 |
| ·虚拟现实软件 | 第14-16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2 系统设计 | 第17-22页 |
| ·系统目标 | 第17页 |
| ·系统组成 | 第17页 |
| ·系统实现流程 | 第17-19页 |
| ·资源文件管理 | 第19-21页 |
| ·场景建模文件管理 | 第19-20页 |
| ·交互制作文件管理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3 植被模拟插件 | 第22-34页 |
| ·插件设计 | 第22页 |
| ·插件结构 | 第22-25页 |
| ·组成 | 第22-24页 |
| ·工作流程 | 第24-25页 |
| ·相关文件 | 第25-27页 |
| ·SPT文件 | 第25-26页 |
| ·STF文件 | 第26-27页 |
| ·主要功能 | 第27-29页 |
| ·读取、封装单株树木数据 | 第27-28页 |
| ·读取SPT文件 | 第27页 |
| ·封装基准树木数据 | 第27-28页 |
| ·控制单株关联树木的分布 | 第28-29页 |
| ·裁剪森林 | 第29页 |
| ·渲染森林 | 第29页 |
| ·关键技术 | 第29-32页 |
| ·裁剪引擎 | 第29-31页 |
| ·网格划分 | 第30页 |
| ·裁剪 | 第30页 |
| ·LOD计算 | 第30-31页 |
| ·混合层次渲染 | 第31页 |
| ·布告板 | 第31-32页 |
| ·树叶布告板对齐 | 第31-32页 |
| ·布告板重叠判定 | 第32页 |
| ·绘制 | 第32页 |
| ·顶点缓存 | 第32页 |
| ·可编程流水线 | 第32页 |
| ·测试运行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4 虚拟交互系统制作 | 第34-52页 |
| ·功能设计 | 第34-36页 |
| ·场景建模 | 第36-39页 |
| ·地形建模 | 第36-37页 |
| ·建筑建模 | 第37-39页 |
| ·场景交互 | 第39-50页 |
| ·导入 | 第39页 |
| ·场景交互功能实现 | 第39-49页 |
| ·虚拟角色的运动控制 | 第39-41页 |
| ·漫游 | 第41-43页 |
| ·碰撞检测 | 第43-44页 |
| ·漫游地图指示 | 第44-45页 |
| ·自动导游 | 第45-46页 |
| ·模拟植被 | 第46-47页 |
| ·植物信息查询 | 第47-49页 |
| ·交互界面 | 第49-50页 |
| ·系统优化 | 第50页 |
| ·优化脚本 | 第50页 |
| ·LOD | 第50页 |
| ·系统运行结果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2-53页 |
| ·进一步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