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材料论文

双相钢吸能模拟研究及在车身零件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课题来源及背景第11-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综述第13-18页
     ·双相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5页
     ·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模拟研究动态综述第15-18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页
     ·课题研究目的第18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8页
   ·本课题研究的基础第18-19页
     ·相关的理论研究的支持第18-19页
     ·有限元方法及 ABAQUS 软件介绍第19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二维材料微观晶相组织建模技术第21-29页
   ·概述第21页
   ·Voronoi 理论的介绍第21-22页
   ·晶相构造算法设计及流程第22-29页
     ·Voronoi 图的生成方法第24-26页
     ·参数的定义第26-29页
第3章 双相钢晶相组织建模分析流程第29-45页
   ·双相钢简介第29-32页
     ·引言第29-30页
     ·双相钢显微组织形貌第30-32页
   ·双相钢分析模型的的建立第32-41页
     ·双相钢晶相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3-34页
     ·ABAQUS 中单位的封闭统一第34-35页
     ·ABAQUS 中双相钢材料的定义第35-39页
     ·ABAQUS 中材料损伤演化模型的定义第39-40页
     ·几何模型的属性赋值第40-41页
   ·模型分析流程第41-45页
     ·隐式与显式分析的选择第41-42页
     ·边界条件载荷的设定及网格划分第42页
     ·作业运行及后处理第42-45页
第4章 基于晶相建模理论的双相钢吸能特性设计第45-55页
   ·概述第45页
   ·系列模型的建立与模拟分析第45-49页
     ·分析方案的制定第45-46页
     ·双相钢几何模型的选定生成第46-48页
     ·马氏体含量的统计第48-49页
     ·系列模型的建立第49页
   ·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第49-52页
   ·典型点应力应变曲线的输出第52-55页
第5章 双相钢吸能优化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第55-63页
   ·概述第55页
   ·汽车吸能构件模型的建立第55-56页
   ·模型属性赋值与分析第56-58页
   ·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8-63页
第6章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1页
后记和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轮毂电机驱动的行驶车辆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
下一篇:基于压电材料的车身薄壁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