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合作通信中的协议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缩略语表第8-9页
标记算子及其描述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无线通信的网络结构第10-11页
   ·无线通信面临的主要困难第11-12页
     ·多径衰落第12页
     ·频谱资源有限第12页
   ·分集与合并第12-15页
     ·分集技术第12-15页
       ·时间分集第13页
       ·频率分集第13-14页
       ·空间分集第14页
       ·发射分集第14-15页
   ·分集合并方法第15-19页
     ·选择合并第16页
     ·切换合并第16-17页
     ·最大比合并第17-19页
     ·等增益合并第19页
   ·本文所作的工作第19-20页
第二章 合作分集中的协议和中断性能第20-31页
   ·合作通信的几个协议第20-30页
     ·固定中继协议第23-25页
       ·放大前向中继协议第23-24页
       ·解码前向中继协议第24-25页
     ·选择译码前向中继协议第25-26页
     ·增量放大中继协议第26-27页
     ·编码合作(CC)协议第27-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半双工合作信道下的分集—复用折衷第31-43页
   ·研究背景第31-32页
     ·链路的SNR第31-32页
   ·半双工中继信道下的NAF协议和DDF协议第32-40页
     ·NAF协议第32-35页
     ·多中继下的NAF协议第35-36页
     ·活跃解码前向协议(Dynamic Decode and Forward Protocols)第36-38页
     ·多中继DDF协议第38-40页
   ·半双工广播信道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合作通信拓扑和协议性能的对比第43-51页
   ·研究背景介绍第43页
   ·模型性能比较第43-44页
   ·中断概率第44-48页
   ·信噪比增益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基于AF和DCF的上行OFDMA频率补偿估计第51-70页
   ·研究背景第51-54页
   ·合作OFDMA上行链路信号模型第54-61页
     ·信噪干扰比分析第55-58页
     ·第一个时隙的传输情况第58-59页
     ·第二个时隙的传输情况第59-61页
       ·AF模式第59-60页
       ·DcF模式第60-61页
   ·有无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第61-63页
     ·基站无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第61-62页
     ·基站有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第62-63页
   ·仿真结果第63-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第70-7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70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卷积码在合作通信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CTI技术的小型呼叫中心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