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卷积码在合作通信中的应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缩略语与数学符号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引言第10-11页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10-11页
     ·本文的工作第11页
   ·分集技术第11-13页
     ·空间分集第11-12页
     ·时间分集第12页
     ·频率分集第12-13页
   ·分集合并技术第13-14页
     ·选择合并第13页
     ·切换合并第13页
     ·最大比合并第13-14页
     ·等增益合并第14页
   ·全文结构安排第14-15页
第二章 无线网络中的合作分集第15-29页
   ·引言第15-16页
   ·合作分集模型第16-19页
     ·媒介接入第16-17页
     ·等效信道模型第17-18页
     ·参数化法第18-19页
   ·合作协议类型第19-22页
     ·放大前向协议(AF)第19-20页
     ·解码前向协议(DF)第20页
     ·编码协作(CC)第20-22页
   ·合作分集的中断性能第22-24页
     ·直接传输(Direct)的中断概率P_D~(out)第22页
     ·放大前向协议(AF)的中断概率P_(AF)~(out)第22-23页
     ·解码前向协议(DF)的中断概率P_(DF)~(out)第23页
     ·发射分集的边界(Transmit Diversity Bound)中断概率P_T~(out)第23页
     ·正交发射分集(Orthogonal Transmit Diversity)的中断概率P_o~(out)第23-24页
   ·数值结果与分析第24-27页
     ·非对称网络的损失信噪比第24-25页
     ·对称网络的中断概率第25-27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合作分集中的编码调制技术第29-40页
   ·引言第29页
   ·信道编码第29-35页
     ·卷积码概述第30页
     ·卷积编码器第30-31页
     ·卷积码的描述方法第31-33页
       ·树图第31-32页
       ·网格图和状态图第32-33页
     ·卷积码的转移函数第33-34页
     ·删余卷积码第34-35页
   ·Turbo码概述第35-37页
     ·Turbo码编码方法第35-36页
     ·Turbo码译码方法第36-37页
   ·空时分组码第37-38页
     ·概述第37页
     ·空时分组码编译码方法第37-38页
   ·BPSK调制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卷积码的译码算法第40-51页
   ·引言第40页
   ·维特比(Viterbi)译码第40-44页
     ·译码准则第41页
     ·硬判决译码算法第41-43页
     ·软判决译码算法概述第43-44页
   ·Viterbi译码器译码错误概率的上限第44-47页
     ·BSC(二进制对称信道)情况下的Viterbi译码性能第44-45页
     ·软判决译码的差错概率第45-46页
     ·Viterbi译码的性能仿真第46-47页
   ·卷积码的其他译码算法第47-50页
     ·序列译码算法第47-48页
     ·堆栈算法第48-49页
     ·反馈译码算法第49-50页
   ·卷积码译码中应注意的问题第50页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合作分集仿真及其性能分析第51-59页
   ·引言第51页
   ·采用放大前向协议的合作分集模型第51-53页
   ·采用解码前向协议的合作分集模型第53-54页
   ·仿真及性能分析第54-57页
     ·BPSK调制方式下放大前向协议与直接传输的误比特率性能的比较第54-55页
     ·QPSK调制下的误比特率(BER)性能比较第55页
     ·不同合作协议下的系统性能比较第55-57页
     ·衰落信道对合作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59-62页
   ·合作分集的优点第59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59-60页
   ·存在的问题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FDM系统中峰平比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合作通信中的协议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