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汽车用液体粘性联轴器的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总体构造 | 第15-16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盘片结构 | 第16-17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密封 | 第17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工作原理 | 第17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性能特点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 第19-26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湍流模型 | 第20-23页 |
·雷诺平均方程 | 第21页 |
·二方程模型 | 第21-23页 |
·离散格式 | 第23页 |
·网格生成技术 | 第23-24页 |
·网格类型 | 第23-24页 |
·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 | 第24页 |
·非结构化网格生成技术 | 第24页 |
·流场数值计算算法 | 第24-25页 |
·流场数值计算算法分类 | 第24-25页 |
·流场计算的 SIMPLE 系列算法介绍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液体粘性联轴器工作特性分析及仿真计算 | 第26-42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工作特性 | 第26-32页 |
·油膜剪切状态时的转矩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驼峰特性 | 第27-29页 |
·硅油的粘温特性和粘剪特性 | 第29-32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的仿真计算 | 第32-40页 |
·油膜剪切状态时输出转矩的仿真计算 | 第32-37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加载卸载的仿真计算 | 第37-39页 |
·驼峰状态时输出转矩仿真计算 | 第39-40页 |
·液体粘性联轴器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粘性联轴器流场流动的数值模拟 | 第42-54页 |
·Fluent 软件介绍 | 第42-43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分析中的假设与简化 | 第43页 |
·计算流道的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 | 第43-45页 |
·建立流场求解模型 | 第45-50页 |
·网格检查 | 第45页 |
·流体材料的选择及相的定义 | 第45-46页 |
·工作环境的选择 | 第46-47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7-48页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48页 |
·速度-压力耦合算法、离散格式与松弛因子的选择 | 第48-49页 |
·设置空气的初始分布 | 第49-50页 |
·粘性联轴器内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粘性联轴器主要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第54-62页 |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 | 第54-55页 |
·几何模型简化 | 第55页 |
·计算网格划分 | 第55-56页 |
·定义模型材料、属性 | 第56页 |
·边界条件与载荷的施加 | 第56-5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