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向量内容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问题 | 第11页 |
(三)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第11-13页 |
二、相关文献述评 | 第13-22页 |
(一)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研究 | 第13-18页 |
1. 某一版本实验教材的研究 | 第13-15页 |
2. 不同版本实验教材的比较研究 | 第15-18页 |
(二) 高中数学教材中向量的研究文献 | 第18-22页 |
1. 向量的概念研究 | 第18页 |
2. 向量的教学研究 | 第18-19页 |
3. 向量的解题和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4. 向量的课程教材研究 | 第20页 |
5. 向量的教育价值研究 | 第20-21页 |
6. 向量引入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 第21-22页 |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 第22-2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23-25页 |
四、五个版本教材中向量内容的特点 | 第25-61页 |
(一) 教材中向量内容知识系统的比较 | 第25-42页 |
1. 向量知识点选取的比较 | 第25-30页 |
2. 向量知识点比例的比较 | 第30-32页 |
3. 向量知识点密度的比较 | 第32-33页 |
4. 比较向量知识点编排顺序的 | 第33-37页 |
5. 向量知识点呈现方式的比较 | 第37-39页 |
6. 向量知识点与其他内容联系的比较 | 第39-42页 |
(二) 教材中向量内容助读系统的比较 | 第42-51页 |
1. 引言的比较 | 第42-44页 |
2. 插图的比较 | 第44-46页 |
3. 栏目的比较 | 第46-48页 |
4. 批注的比较 | 第48-50页 |
5. 小结的比较 | 第50-51页 |
(三) 教材中向量内容例习题系统的比较 | 第51-58页 |
1. 例习题数量的比较 | 第52-54页 |
2. 例习题类型的比较 | 第54页 |
3. 例习题结构层次的比较 | 第54-55页 |
4. 例习题间联系的比较 | 第55-58页 |
(四) 教材结构的比较 | 第58-61页 |
五、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 第61-64页 |
(一) 研究的结论 | 第61页 |
(二) 思考和建议 | 第61-63页 |
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61-62页 |
2. 对教材选用和使用建议 | 第62页 |
3. 对向量内容的教学建议 | 第62-63页 |
(三)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4页 |
1. 研究的不足 | 第63页 |
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