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7-8页 |
·理论意义 | 第7页 |
·现实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8-9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8页 |
·主要难点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3-14页 |
2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 | 第14-25页 |
·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现代管家理论 | 第15页 |
·资源依赖理论 | 第15-16页 |
·内部人控制理论 | 第16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7页 |
·董事会与董事 | 第17-20页 |
·董事的概念及分类 | 第17-18页 |
·董事会的特征 | 第18页 |
·董事会的作用—公司治理的核心 | 第18-19页 |
·董事会的制度安排 | 第19-20页 |
·董事会的运作 | 第20页 |
·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研究及有关概念 | 第20-23页 |
·公司治理问题的回顾与探讨 | 第20-22页 |
·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22页 |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第22-23页 |
·衡量公司治理绩效的指标 | 第23-25页 |
·绩效的定义:管理目标及其实现过程 | 第23-24页 |
·绩效指标的分类 | 第24页 |
·衡量公司治理绩效的指标 | 第24-25页 |
3 实证研究的假设与模型设定 | 第25-31页 |
·研究假设 | 第25-2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来源 | 第28-29页 |
·样本选择 | 第29页 |
·变量设定 | 第29-31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29页 |
·解释变量 | 第29页 |
·控制变量 | 第29-31页 |
4 回归分析 | 第31-43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1-32页 |
·变量的统计检验 | 第32-33页 |
·董事会制度特征与公司治理绩效的 pearson 相关性 | 第33-35页 |
·模型设定及回归分析 | 第35-43页 |
·模型设定 | 第35页 |
·回归分析 | 第35-43页 |
5 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第43-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4-45页 |
·合理选择领导权结构 | 第45-46页 |
·推行董事持股计划 | 第46-47页 |
·重新构建董事会 | 第47页 |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 第47-48页 |
·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