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儿科论文

传统运脾调中手法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的临床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理论研究第11-25页
 1.小儿腹泻病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中医对腹泻的病名认识第11页
     ·病因病机第11-12页
     ·辩证分型治疗第12-13页
     ·其他常见治疗第13-14页
 2.现代医学对小儿迁慢性腹泻的研究第14-20页
     ·小儿迁慢性腹泻的定义第14页
     ·发病率和死亡率第14-15页
     ·迁慢性腹泻的发病因素第15-16页
     ·迁慢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第16-18页
     ·现代医学治疗迁慢性腹泻进展第18-20页
 3.小儿肠道粘膜免疫及体液免疫研究进展第20-23页
     ·粘膜免疫第20-22页
     ·sIgA的作用研究进展第22-23页
     ·体液免疫第23页
 4.推拿在小儿腹泻病治疗上的优势第23-25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5-33页
 1.研究对象第25页
 2.诊断标准第25页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25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25页
 3.病例纳入标准第25-26页
 4.病例排除标准第26页
 5.临床研究方法第26-27页
     ·一般治疗第26页
     ·传统运脾调中手法治疗第26页
     ·观察指标第26-27页
     ·迁慢性腹泻疗效判定第27页
     ·中医症候总疗效判定第27页
 6.统计学方法第27-28页
 7.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两组病例治疗前资料均衡性分析第28-30页
     ·综合疗效评定第30-33页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第33-39页
 1.小儿迁慢性腹泻病因病机复杂性的理解第33页
 2.粘膜免疫与小儿迁慢性腹泻的关系第33-34页
 3.小儿腹泻与体液免疫的认识第34-35页
 4.推拿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优势的认识第35-37页
     ·总疗效分析第35页
     ·推拿对患儿症状、体征的疗效观察第35-36页
     ·推拿对慢性腹泻不同证型的疗效观察第36-37页
     ·推拿对患儿肠道免疫球蛋白sI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第37页
 5.本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7页
 6.结论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3-44页
附录第44-50页
 附录一第44-48页
 附表二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胸痹(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的疗效验证
下一篇:电针刺激胃经穴位对单纯性肥胖胃肠实热型的临床观察及对下丘脑摄食中枢fMRI成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