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黑粒小麦的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13页
   ·黑粒小麦育种研究进展第9-10页
   ·黑粒小麦营养特性的研究第10-11页
   ·小麦根系生理与产量形成研究进展第11页
   ·小麦光合生理与产量形成研究进展第11-12页
   ·小麦抗穗发芽研究进展第12-13页
第2章 引言第13-15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1页
   ·试验材料第15-16页
   ·根系指标测定方法第16页
   ·小麦植株光合色素和生长特征测定方法第16-17页
   ·光合能力的测定第17-18页
   ·小麦抗穗发芽指标测定第18-19页
   ·产量指标测定第19-21页
第4章 结果与分析第21-55页
   ·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的产量比较分析第21-27页
   ·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的根系特性比较及其与产量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27-33页
   ·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的生长动态、光合生理特性比较及其与产量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3-48页
     ·茎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第33-34页
     ·小麦穗重的比较分析第34-35页
     ·叶面积和比叶面积(m~2/g)的比较分析第35-37页
     ·光合色素含量分析第37-42页
     ·光合速率及相关参数分析第42-46页
       ·净光合速率(Pn)的比较分析第42-43页
       ·气孔导度(GS)的比较分析第43-44页
       ·蒸腾强度(TR)的比较分析第44页
       ·胞间CO_2浓度(C_1)的分析比较第44-45页
       ·水分利用率(WUE)的分析比较第45-46页
       ·气孔限制值(Ls)的分析比较第46页
     ·参试小麦光合性状指标与产量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46-48页
   ·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比较及其与产量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48-51页
   ·黑粒小麦与白粒小麦的抗穗发芽性比较分析第51-55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55-59页
   ·讨论第55-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67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研究项目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反义抑制BnTT5和BnTT8基因家族转化后代的分析
下一篇:水稻新型卷叶突变体rl12(t)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