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选题研究的缘起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 | 第15-16页 |
·大型国际赛事举办对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需求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港澳及国外研究成果以及实践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22-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无障碍设计相关概念及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基本状况 | 第26-38页 |
·无障碍设计概念 | 第26-32页 |
·残疾的定义 | 第26-27页 |
·无障碍设计相关概念 | 第27-29页 |
·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发展 | 第29-30页 |
·体育场馆中无障碍设施的受益人 | 第30-32页 |
·国际残疾人运动会及残疾人体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 第32-37页 |
·世界主要的残疾人运动会 | 第32-34页 |
·残疾人体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第34-35页 |
·广州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状况 | 第35-37页 |
·广州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 | 第36-37页 |
·广州亚运体育设施无障碍设施现状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体育场馆的无障碍系统研究 | 第38-66页 |
·建筑无障碍系统的设计依据 | 第38-47页 |
·行为环境学与环境心理学 | 第38-41页 |
·建筑与人的关系 | 第38页 |
·残疾人心理需要对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 第38-40页 |
·人对环境的感知 | 第40-41页 |
·残疾人的人体尺度和行为特点 | 第41-47页 |
·轮椅使用者的尺度和行为特点 | 第41-44页 |
·助行器使用者的尺度和行为特点 | 第44-45页 |
·视力残疾者的尺度和行为特点 | 第45-46页 |
·上肢残疾者的尺度和行为特点 | 第46-47页 |
·听力语言残疾者的尺度和行为特点 | 第47页 |
·建筑的无障碍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47-53页 |
·可及性 | 第47-49页 |
·安全性 | 第49-50页 |
·适用性 | 第50-52页 |
·系统性 | 第52页 |
·经济性 | 第52-53页 |
·国际性残疾人运动会无障碍系统设计要点 | 第53-65页 |
·体育场馆无障碍设计要点划分 | 第53页 |
·竞赛场馆区域的无障碍设计 | 第53-55页 |
·通行交通的无障碍设计 | 第55-63页 |
·便利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广州亚残运体育场馆无障碍改造现状调研 | 第66-130页 |
·关于调研 | 第66-69页 |
·调研目的 | 第66-67页 |
·调研对象 | 第67-68页 |
·调研分析方法及其流程 | 第68-69页 |
·2010 广州亚残运概要 | 第69-77页 |
·广州亚残运会开闭幕时间 | 第69页 |
·广州亚残运会规模 | 第69-70页 |
·广州亚残运会竞赛项目 | 第70页 |
·亚残会竞赛项目参赛残疾人类别 | 第70-71页 |
·亚残运会竞赛场馆特殊要求与区别 | 第71-73页 |
·亚残运会场地无障碍设施总体要求 | 第73-74页 |
·亚残运会拟使用竞赛场馆布局 | 第74-76页 |
·亚残运会拟使用竞赛场馆总结 | 第76-77页 |
·广州现有体育场馆无障碍现状调研 | 第77-128页 |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网球馆改造调研(轮椅网球项目) | 第77-86页 |
·轮椅网球项目介绍 | 第77页 |
·轮椅网球项目的场地要求 | 第77-78页 |
·轮椅网球场馆的无障碍要求 | 第78-79页 |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网球馆现有场馆条件 | 第79-81页 |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网球馆调研成果 | 第81-85页 |
·场馆评价 | 第85-86页 |
·广州天河体育馆改造调研(羽毛球项目) | 第86-96页 |
·羽毛球项目介绍 | 第86页 |
·羽毛球项目的场地要求 | 第86-87页 |
·羽毛球场馆的无障碍要求 | 第87-88页 |
·广州天河体育馆现有场馆条件 | 第88-90页 |
·广州天河体育馆调研成果 | 第90-95页 |
·场馆评价 | 第95-96页 |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场改造调研(田径项目训练场) | 第96-105页 |
·残疾人田径项目介绍 | 第96页 |
·残疾人田径项目的场地及器材要求 | 第96-97页 |
·残疾人田径场地的无障碍要求 | 第97-98页 |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场现有场馆条件 | 第98-100页 |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场调研成果 | 第100-104页 |
·场馆评价 | 第104-105页 |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馆改造调研(盲人门球项目) | 第105-113页 |
·盲人门球项目介绍 | 第105页 |
·盲人门球项目的场地及器材要求 | 第105-106页 |
·盲人门球场地的无障碍要求 | 第106页 |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馆现有场馆条件 | 第106-108页 |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馆调研成果 | 第108-112页 |
·场馆评价 | 第112-113页 |
·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馆改造调研(轮椅篮球) | 第113-121页 |
·轮椅篮球项目介绍 | 第113页 |
·轮椅篮球项目的场地及器材要求 | 第113页 |
·轮椅篮球场馆的无障碍要求 | 第113-115页 |
·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馆现有场馆条件 | 第115-116页 |
·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馆调研成果 | 第116-120页 |
·场馆评价 | 第120-121页 |
·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改造调研(脑瘫足球/7 人制) | 第121-128页 |
·脑瘫足球/7 人制项目介绍 | 第121页 |
·脑瘫足球/7 人制的场地及器材要求 | 第121-122页 |
·脑瘫足球/7 人制场地的无障碍要求 | 第122-123页 |
·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现有场馆条件 | 第123-124页 |
·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调研成果 | 第124-128页 |
·场馆评价 | 第128页 |
·场馆综合评价 | 第128-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五章 结合广州亚残运体育场馆调研谈应对国际性残疾人运动会的无障碍设计改造策略 | 第130-150页 |
·对现有的体育场馆改造调研成果进行分类的原因. | 第130-134页 |
·现有体育场馆进行改造的好处以及潜在问题 | 第130-132页 |
·现有体育场馆无障碍设计的差异性 | 第132-133页 |
·现有体育场馆分类的必要性 | 第133-134页 |
·广州现有体育场馆改造难度分类 | 第134-144页 |
·现有场馆改造条件分类的标准 | 第134-136页 |
·广州现有体育场馆改造难度分类 | 第136-144页 |
·亚残运项目无障碍改造强度比较表 | 第136-140页 |
·亚残会项目无障碍改造强度分析 | 第140-141页 |
·广州六个现有体育场馆无障碍改造难度比较 | 第141-142页 |
·广州六个现有体育场馆改造难度分析 | 第142-144页 |
·现有体育场馆的无障碍改造策略 | 第144-149页 |
·不同场馆应搭配适宜的残疾人运动项目 | 第144-145页 |
·改造应考虑减少对赛后运营的影响,部分可结合临时设施 | 第145-148页 |
·标识系统、信息系统和紧急状况下的无障碍改造可作为永久性设计 | 第148-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0-154页 |
·体育场馆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150-151页 |
·体育场馆无障碍设计的比重将加大 | 第150页 |
·体育场馆无障碍设计的服务面将更加广泛,技术将更先进 | 第150-151页 |
·现有体育场馆改造经验对新建体育建筑的启示. | 第151-154页 |
结论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58页 |
图表清单 | 第158-165页 |
附录 | 第165-216页 |
附录一 残奥会体育、休闲设施无障碍标准(英文) | 第165-187页 |
附录二 残奥会体育、休闲设施无障碍标准(中文) | 第187-2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16-217页 |
致谢 | 第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