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导言第11-19页
 (一) 选题依据与意义第11-12页
  1. 选题依据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相关研究状况第12-17页
  1. 关于虚拟环境的概念和特点第12-14页
  2. 关于虚拟环境的一般影响第14-16页
  3. 关于虚拟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第16-17页
 (三) 本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虚拟环境的含义及其特点第19-23页
 (一) 虚拟环境的含义第19-20页
 (二) 虚拟环境的特点第20-23页
  1. 在形成上,虚拟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环境第20-21页
  2. 在本质上,虚拟环境是一种意见环境第21页
  3. 在机制上,虚拟环境是媒介重构的结果 #第21-22页
  4. 在内容上,虚拟环境选择性反映现实世界第22-23页
二、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第23-32页
 (一) 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第23-27页
  1. 虚拟环境传播主流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第23-24页
  2. 虚拟环境有助于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第24-26页
  3. 虚拟环境能调剂大学生的生活,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第26-27页
 (二) 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第27-32页
  1. 虚拟环境因素复杂,易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低俗化”倾向第27-28页
  2. 虚拟环境的某些不良内容,致使部分大学生行为失范第28-30页
  3. 复杂的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第30-32页
三、优化虚拟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第32-41页
 (一) 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大众传媒管理制度第32-34页
  1. 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有关大众传媒的法律法规体系第32-33页
  2. 运用新技术对虚拟环境进行有效调控第33-34页
 (二) 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提高其信息传播效果第34-37页
  1. 提高大众传媒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34-36页
  2. 加大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第36-37页
 (三) 融思想政治教育于虚拟环境中,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第37-38页
  1. 了解大众传媒的传播规律和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37-38页
  2. 利用大众传媒的多样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第38页
 (四) 培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其接受虚拟环境积极影响的能力第38-41页
  1. 提高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第39页
  2.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第39-40页
  3. 学校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及其对策
下一篇: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