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0-1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8页 |
(三) 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 | 第19-24页 |
(一) 大学生主流意识淡化 | 第20页 |
(二) 政治信仰选择多元化 | 第20-21页 |
(三) 政治信仰内容非理性化 | 第21-22页 |
(四) 政治信仰追求趋现实化 | 第22-24页 |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造成影响的原因 | 第24-28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乏力 | 第24-25页 |
(二)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 第25页 |
(三) 国内社会的各种负面现象的冲击 | 第25-26页 |
(四)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 | 第26-27页 |
(五) 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 | 第27-28页 |
三、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引导的对策 | 第28-37页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后现代主义思潮,使政治信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 第28-31页 |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28-29页 |
2、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后现代主义思潮 | 第29-31页 |
(二) 改进内容和方法,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实效性 | 第31-33页 |
1、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 第32页 |
2、教育内容科学合理 | 第32-33页 |
3、教育方法灵活多样 | 第33页 |
(三) 加强党的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 | 第33-34页 |
1、正确处理党群关系 | 第34页 |
2、加大反腐力度 | 第34页 |
(四) 营造有序环境,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 | 第34-37页 |
1、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正确舆论导向 | 第34-35页 |
2、强化对互联网的管理,摒除大众媒体传播的文化垃圾 | 第35页 |
3、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良好的环境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