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8-23页 |
1.1.1 重金属离子污染及治理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1.2 膨润土及改性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1.3 膨润土及改性材料用于重金属离子处理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2 膨润土吸附污染物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1.2.1 吸附作用机理研究 | 第23-24页 |
1.2.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24-26页 |
1.2.3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 第26-28页 |
1.2.4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28-30页 |
1.3 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的解吸回用研究现状 | 第30页 |
1.4 磁性载体技术与磁性粒子的制备 | 第30-32页 |
1.4.1 材料磁化改性应用优势 | 第30-31页 |
1.4.2 磁性粒子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1.5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32-35页 |
1.5.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2章 磁性膨润土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58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6页 |
2.2 实验与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2.2.1 磁性膨润土制备 | 第36-38页 |
2.2.2 磁性膨润土表征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2.3 磁性膨润土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39-57页 |
2.3.1 磁性膨润土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39-41页 |
2.3.2 磁性膨润土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41-43页 |
2.3.3 磁性膨润土的Zeta电位分析 | 第43-44页 |
2.3.4 磁性膨润土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44-47页 |
2.3.5 磁性膨润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形态分析 | 第47-55页 |
2.3.6 磁性膨润土的磁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3章 磁性膨润土吸附Cr~(6+)离子性能研究 | 第58-80页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8-59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8-59页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9页 |
3.2 实验与研究方法 | 第59-62页 |
3.2.1 Cr~(6+)离子吸附实验 | 第59页 |
3.2.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59-60页 |
3.2.3 吸附相关理论模型 | 第60-62页 |
3.3 影响磁性膨润土吸附Cr~(6+)离子性能的因素 | 第62-69页 |
3.3.1 磁性膨润土制备条件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2 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3.3.3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3.3.4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6-67页 |
3.3.5 M-B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3.3.6 Cr~(6+)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68-69页 |
3.4 磁性膨润土吸附Cr~(6+)离子的理论研究 | 第69-78页 |
3.4.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9-73页 |
3.4.2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 第73-76页 |
3.4.3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76-78页 |
3.4.4 吸附机理探究 | 第7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4章 磁性膨润土吸附Pb~(2+)离子性能研究 | 第80-102页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81页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81页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81页 |
4.2 实验与研究方法 | 第81-82页 |
4.2.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82页 |
4.2.3 吸附相关理论模型 | 第82页 |
4.3 影响磁性膨润土吸附Pb~(2+)离子性能的因素 | 第82-89页 |
4.3.1 磁性膨润土制备条件对其吸附性能影响 | 第82-84页 |
4.3.2 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84-85页 |
4.3.3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85-86页 |
4.3.4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86-87页 |
4.3.5 M-B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87-88页 |
4.3.6 Pb~(2+)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88-89页 |
4.4 磁性膨润土吸附Pb~(2+)离子的理论研究 | 第89-100页 |
4.4.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89-95页 |
4.4.2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 第95-97页 |
4.4.3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97-99页 |
4.4.4 吸附机理探索 | 第99-10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5章 磁性膨润土吸附Hg~(2+)离子性能研究 | 第102-116页 |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03页 |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03页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03页 |
5.2 实验与研究方法 | 第103-104页 |
5.2.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104页 |
5.2.3 吸附相关理论模型 | 第104页 |
5.3 影响磁性膨润土吸附Hg~(2+)离子性能的因素 | 第104-108页 |
5.3.1 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5.3.2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5.3.3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5.3.4 M-B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07页 |
5.3.5 Hg~(2+)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4 磁性膨润土吸附Hg~(2+)离子的理论研究 | 第108-114页 |
5.4.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108-110页 |
5.4.2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 第110-112页 |
5.4.3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112-114页 |
5.4.4 吸附机理探索 | 第11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6章 磁性膨润土解吸再生研究 | 第116-139页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16-117页 |
6.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16-117页 |
6.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17页 |
6.2 实验与研究方法 | 第117-120页 |
6.2.1 Cr~(6+)、Pb~(2+)离子吸附与解吸试验 | 第117-118页 |
6.2.2 实验数据分析计算公式 | 第118-119页 |
6.2.3 解吸相关理论模型 | 第119-120页 |
6.2.4 磁性膨润土材料表征分析方法 | 第120页 |
6.3 磁性膨润土吸附Cr~(6+)离子后解吸与再吸附研究 | 第120-124页 |
6.3.1 解吸液pH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6.3.2 温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6.3.3 解吸液NaCl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6.3.4 解吸液用量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6.3.5 循环次数对解吸与再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24页 |
6.4 磁性膨润土吸附Pb~(2+)离子后解吸再吸附研究 | 第124-129页 |
6.4.1 解吸液pH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6.4.2 温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6.4.3 解吸液NaNO_3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6.4.4 解吸液用量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6.4.5 循环次数对解吸与再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6.5 Cr~(6+)、Pb~(2+)离子解吸的理论研究 | 第129-133页 |
6.5.1 解吸动力学研究 | 第129-131页 |
6.5.2 解吸等温模型研究 | 第131-133页 |
6.6 解吸后磁性膨润土的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 第133-138页 |
6.6.1 FT-IR分析 | 第133-134页 |
6.6.2 XRD分析 | 第134-135页 |
6.6.3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分析 | 第135-137页 |
6.6.4 SEM分析 | 第137-138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9-141页 |
7.1 结论 | 第139-140页 |
7.2 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1页 |
在读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