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38页 |
| ·关键词释义 | 第13-16页 |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24页 |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6-19页 |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9-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第24-30页 |
| ·研究方案 | 第24-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论文框架 | 第26-27页 |
|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27-29页 |
|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 第30-36页 |
| ·本论文选题背景 | 第30-33页 |
| ·现实价值 | 第33-35页 |
| ·学术意义 | 第35-36页 |
|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第36-38页 |
|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 第36页 |
|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 第36-37页 |
|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 第37-38页 |
|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 第38-50页 |
|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 第38-40页 |
|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 第40-47页 |
|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 第47-50页 |
|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 第50-100页 |
|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 第50-52页 |
|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 第50-51页 |
|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 第51-52页 |
|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第52-62页 |
|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 第53-58页 |
|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 第58-62页 |
|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 第62-100页 |
|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第63-69页 |
|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第69-79页 |
|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 第79-88页 |
|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第88-100页 |
|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 第100-114页 |
| ·国家立法机关 | 第100-101页 |
|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第101-104页 |
|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 第104-109页 |
|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 第109-112页 |
| ·图书馆 | 第112-113页 |
| ·其他 | 第113-114页 |
|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 第114-165页 |
|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 第114-120页 |
|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 第120-137页 |
|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 第120-128页 |
|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 第128页 |
|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 第128-132页 |
|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 第132-135页 |
|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 第135-137页 |
|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 第137-144页 |
|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 第138-140页 |
|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第140-144页 |
|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 第144-150页 |
|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 第145-146页 |
|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第146-150页 |
| ·技术现代化政策 | 第150-163页 |
|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 第150-151页 |
|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 第151-163页 |
|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 第163-165页 |
|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 第165-205页 |
|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 第165-166页 |
|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 第166-181页 |
|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 第167-168页 |
|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 第168-170页 |
|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 第170-173页 |
|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 第173-174页 |
|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 第174-175页 |
|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 第175-179页 |
|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 第179-181页 |
| ·《图书馆法》的制订 | 第181-184页 |
| ·《图书馆法》的性质 | 第181页 |
| ·立法活动历程 | 第181-183页 |
|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 第183-184页 |
|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 第184-199页 |
|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 第185-192页 |
|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 第192-193页 |
|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第193-196页 |
|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 第196-197页 |
|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 第197-199页 |
| ·《图书馆法》的实施 | 第199-202页 |
|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 第199-200页 |
|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 第200-202页 |
|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 第202-205页 |
|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 第202-204页 |
|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 第204-205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205-219页 |
|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 第205-207页 |
|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 第207-210页 |
|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 第210-2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9-236页 |
| 个人简介 | 第236-237页 |
| 后记 | 第237-2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