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人工湿地水体净化方法研究--空港经济区人工湿地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1 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第10页
        1.2.2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第10-11页
        1.2.3 系统工艺和传统处理技术研究第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2章 空港人工湿地价值研究第13-19页
    2.1 湿地的研究价值第13-14页
        2.1.1 直接利用价值第13页
        2.1.2 间接利用价值第13-14页
    2.2 空港人工湿地研究价值第14-15页
    2.3 空港人工湿地价值比较第15-17页
        2.3.1 设计比较第15-16页
        2.3.2 景观价值比较第16页
        2.3.3 可持续发展比较第16-17页
    2.4 空港人工湿地价值体现的设计第17-19页
        2.4.1 设计的一般原则第17页
        2.4.2 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点第17-19页
第3章 人工湿地净化方法概述第19-33页
    3.1 选择植物的原则第19-20页
        3.1.1 适地适种的原则第19页
        3.1.2 多样性的原则第19页
        3.1.3 经济性和观赏性高的原则第19页
        3.1.4 耐污能力强的原则第19-20页
        3.1.5 净化能力强的原则第20页
        3.1.6 根系发达的原则第20页
    3.2 水生植物的净化原理第20-21页
    3.3 潜流湿地的净化方法第21-23页
        3.3.1 基质第21-22页
        3.3.2 水体第22页
        3.3.3 水生植物第22页
        3.3.4 微生物第22页
        3.3.5 潜流湿地净化第22-23页
    3.4 表流湿地净化方法第23-25页
        3.4.1 表流湿地概述第23-24页
        3.4.2 开放式水面的形式第24页
        3.4.3 表流湿地优缺点第24-25页
    3.5 人工浮岛净化方法第25-33页
        3.5.1 复氧型净水生物浮岛第25-27页
        3.5.2 园艺净水生物浮岛第27-30页
        3.5.3 浮田型净水生物浮岛第30-33页
第4章 天津人工湿地耐盐水生植物调查研究第33-45页
    4.1 植物与功能第33-34页
    4.2 人工湿地的植物功能特点第34-35页
    4.3 维护水体生态选择水生植物的多种考虑第35页
    4.4 选择水生植物的其他考虑第35-39页
        4.4.1 净化功能第35页
        4.4.2 美化景观效应第35-36页
        4.4.3 获取方式方法第36-39页
    4.5 耐盐挺水植物的分析选择第39-42页
        4.5.1 耐盐植物关键种选择第39页
        4.5.2 试验方法第39-40页
        4.5.3 试验结果分析第40-42页
    4.6 监控植物在生态人工湿地的生长第42-45页
        4.6.1 挺水植物生长监测第42-43页
        4.6.2 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管理第43-45页
第5章 天津空港经济区人工湿地方案第45-89页
    5.1 人工湿地工艺比选第45-46页
    5.2 影响本处理工艺运行的因素分析第46-47页
        5.2.1 寒冷冬季对处理效果的不利影响及减缓措施第46-47页
        5.2.2 植被收割问题第47页
        5.2.3 潜流湿地介质堵塞问题第47页
        5.2.4 高含盐量对植物的不利影响第47页
    5.3 总方案整体设计第47-56页
    5.4 潜流区设计第56-65页
        5.4.1 设计思路第56-57页
        5.4.2 水质分析第57-60页
        5.4.3 潜流湿地面积计算第60-63页
        5.4.4 设计考虑第63-64页
        5.4.5 配置植物考虑第64-65页
    5.5 表流区设计第65-73页
        5.5.1 设计思路第65-70页
        5.5.2 水生植物实际筛选第70-73页
    5.6 河道区设计第73-77页
        5.6.1 设计思路第73-76页
        5.6.2 植物配置第76-77页
    5.7 冬季污染去除物的效果第77-84页
        5.7.1 冬季项目措施第77-78页
        5.7.2 冬季监控效果研究第78页
        5.7.3 两年冬季运行效果比较第78-81页
        5.7.4 冬夏两季监测效果比较第81-84页
    5.8 潜流湿地植物样方调查结果与生物量统计第84-85页
    5.9 空港经济区人工湿地的野生植物第85-89页
第6章 人工湿地运维问题第89-97页
    6.1 人工湿地存在的问题第89-92页
        6.1.1 人工湿地发展的制约因素第89页
        6.1.2 受湿地植物种类的影响较大第89-90页
        6.1.3 发生各种堵塞现象第90页
        6.1.4 易受水力负荷、污染负荷的影响第90页
        6.1.5 管理上存在问题第90-91页
        6.1.6 人工湿地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第91-92页
    6.2 解决措施第92-97页
        6.2.1 降低气候因素的影响第92页
        6.2.2 采用科学的湿地冬季保温方法第92-93页
        6.2.3 合理选择和搭配湿地植物第93-94页
        6.2.4 减少堵塞第94页
        6.2.5 利用最新的处理工艺第94-95页
        6.2.6 加大湿地管理以及监管力度第95-97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7.1 结论第97-98页
    7.2 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CE及低氯代烯烃在不同环境下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下一篇:生物滞留池淹没区处理地表径流脱氮效果与微生物学机理